缓刑期间再犯罪,是否影响减刑?

律师回答
摘要:减刑要根据罪犯是否有立功等因素来决定,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然而,如果在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罪作出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违反规定,应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能否减刑要根据罪犯是否有立功等因素来决定。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69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延伸阅读
缓刑期间再犯是否会导致刑期延长?
缓刑期间再犯通常会导致刑期延长。根据法律规定,缓刑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一定期限内暂缓执行刑罚,并给予监督、教育、改造的一种刑罚形式。缓刑的目的是帮助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然而,如果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法律通常会视为对缓刑的违反,可能会导致刑期延长或撤销缓刑,重新执行原判的刑罚。这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对于缓刑期间再犯的个体来说,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再次犯罪,以免面临刑期延长的风险。
结语:缓刑是一种暂缓执行刑罚的方式,旨在帮助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改正错误。然而,如果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法律通常会视为对缓刑的违反,可能会导致刑期延长或撤销缓刑,重新执行原判的刑罚。对于缓刑期间再犯的个体来说,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再次犯罪,以免面临刑期延长的风险。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累犯 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假释期间再犯罪是否会影响缓刑判决?

假释期间重新犯罪一般不能判缓刑,需撤销假释并实行数罪并罚。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撤销假释,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如发现假释期内还有未判决的其他罪行,同样撤销假释,依法实行数罪并罚。...查看全文

在取保期间再次犯罪是否会影响缓刑?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能否判缓刑,需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无必然关联。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将被取消,嫌疑人被关押,争取缓刑难度大。但具体情况需考察,提出专业辩护和判缓刑的事实和理由,仍有可能获得缓刑。案例中,本人努力争取,嫌疑人因伤害和危...查看全文

缓刑判决是否影响罪犯的减刑?

缓刑考验期内,罪犯如无新罪或其他未判决罪行,原判刑罚不执行;如有新罪或未判决罪行,撤销缓刑,按法规执行前后罪行的刑罚;严重违反缓刑管理规定或法院禁令,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查看全文

再犯罪如何影响缓刑期?

缓刑是一种重要的刑罚形式,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特定计划,以期改正错误行为。然而,如果在缓刑期内再次犯罪,缓刑将被撤销,面临新的刑罚。因此,犯罪分子应认真遵守缓刑计划,避免再次犯罪,真正改正错误行为。...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能带来哪些影响?

缓刑期间再犯罪无法减刑,但认真遵守监规、改造教育、悔改或立功表现可减刑。宣布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判缓刑的党员会被开除,受过刑事处罚或开除党籍、公职的人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本文提...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犯罪能否再判缓刑

法律分析:   如果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不会判处缓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是否是累犯

法律分析:缓刑期间再犯罪不是累犯。缓刑考验期间,原判的刑罚尚没有执行完毕,不符合《刑法》第65条刑罚执行完毕的规定,所以在缓刑期间再犯罪的,不属于累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是否是累犯?

律师分析: 缓刑期间再犯罪不是累犯。缓刑考验期间,原判的刑罚尚没有执行完毕,不符合《刑法》第65条刑罚执行完毕的规定,所以在缓刑期间再犯罪的,不属于累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三年不得减刑?

律师分析: 可以减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等...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三年不得减刑

可以减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等,来决定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能否影响减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一般不准减刑。但如在缓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影响减刑效果?

缓刑期间可以申请减刑,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包括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减刑适用范围只限于刑罚种类,不受犯罪性质和罪过形式的限制。缓刑是一种暂缓刑罚执行的刑罚制度,依附于原判刑罚。...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是否可以申请减刑或假释

按相关法律规定,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另外,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减刑,同时应依法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是不能减刑的嘛?

律师解答: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是不能减刑的吗

法律分析: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是不能减刑的吗

法律解析: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是不能减刑的吗?

律师分析: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再犯罪能否适用缓刑

法律分析:缓刑期间再犯罪不能适用缓刑。缓刑适用的实质要件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况和悔罪表现,并且能让法院确信其不致再危害社会。缓刑考验期内,一旦发现犯罪分子再犯新罪的,就丧失了继续适用缓刑的条件,应当撤销缓刑宣告,收监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期间犯新罪是否影响原判决的缓刑效果?

缓刑期间犯新罪不算累犯,但无法取保候审。缓刑考验期的确定以原判刑期为基准,可与原判刑期相等或稍长,但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不包括先行羁押的日期。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决定是否执行缓刑,若不符合...查看全文

减刑与缓刑:刑罚轻缓是否影响刑罚减轻

判处缓刑后,一般不能减刑。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一般不适用减刑。也就是说,符合“可以性”减刑条件的缓刑犯罪分子一般不能减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