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不作为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造成危害后果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与故意犯罪相比,过失犯罪主要在于主观意愿的不同。无论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一、过失的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所以主观是过失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的不作为造成损害后果。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刑法》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会受到什么处罚?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的不作为犯罪还有通常的不作为犯罪的不同具体是主观上的意愿不同,过失的犯罪还有故意的犯罪是两者主要的不同,过失犯罪还故意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后果。相比之下,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无论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都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什么是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只有在预见危害社会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或未预见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构成过失犯罪并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过失爆炸罪的概念是什么

过失爆炸罪是指行为人因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对于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对于较轻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心态下实施的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这种结果的,构成过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过失犯...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过失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年满刑事责任年龄、有正确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存在过失主观方面、实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侵犯社会保护的法益。过失犯罪可分为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两种。...查看全文

过失的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过失的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查看全文

行为犯的概念是什么?

行为犯是大陆刑法理论的一个概念,通常与结果犯一起进行讨论。对于其定义,存在着许多争议,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行为犯是指分则规定的基本的犯罪构成不要求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只要实行行为完毕,基本构成要件即为齐备的犯罪类型。...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是什么

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是未经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行为管理法规、侵犯他人行为权、违法所得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处理作权纠纷的方法如下:1、自行协商;2、民事诉讼。对于严重侵犯作权并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查看全文

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律师分析: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所以主观是过失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的不作为造成损...查看全文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的概念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过失犯罪的认定应当符合如下特点:1、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查看全文

什么是犯罪的概念

1、犯罪具体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构成就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它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具体标准。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刑法规定的基础上对行为构成...查看全文

什么是犯罪的概念?

律师分析: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查看全文

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律师分析: 犯罪具体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构成就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它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具体标准。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刑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查看全文

什么是犯罪的概念

法律解析: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查看全文

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解析: 犯罪具体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构成就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它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具体标准。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刑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查看全文

什么是犯罪的概念

法律解析: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查看全文

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的概念是: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具体来讲,只要是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中规定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即认定为是犯罪。犯罪概念一般...查看全文

什么是犯罪的概念

法律分析: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构成犯罪的,根据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应当对其判处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查看全文

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具体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构成就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它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具体标准。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刑法规定的基...查看全文

了解过失犯罪的基本概念

过失犯罪的认定应基于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不能仅因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行为人实施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时,有时也会发生无法预见的结果。不能因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就追究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责任。司法工作人员应...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了过失犯罪的两大类: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疏忽大意是指行为人未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社会危害的结果,而过于自信则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的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根据该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