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审理后,判决书何时发放?

律师回答
摘要:中止诉讼后,法院会待中止原因消失后恢复案件的诉讼工作,并出具判决书。判决书应包括案由、争议事实、判决结果、理由等内容,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加盖法院印章。
中止审理后会不会发判决书
出现中止诉讼的情形时,法院会待中止的原因消失后恢复案件的诉讼工作,法院审理结束会就会出具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延伸阅读
中止审理后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
中止审理后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问题。根据法律程序,中止审理意味着暂时停止审理过程,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或法律程序要求。然而,中止审理并不意味着判决结果会受到影响。法官在作出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所有证据和法律规定,而不会受到中止审理的影响。因此,即使在中止审理后,法官仍然会根据案件的实质进行判决,确保公正和合法性。当然,具体情况可能因法律制度和案件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案件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中止审理后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问题。根据法律程序,中止审理意味着暂时停止审理过程,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或法律程序要求。然而,中止审理并不意味着判决结果会受到影响。法官在作出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所有证据和法律规定,而不会受到中止审理的影响。因此,即使在中止审理后,法官仍然会根据案件的实质进行判决,确保公正和合法性。当然,具体情况可能因法律制度和案件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案件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一)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
(三)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一审审理结束后,判决书何时下达?

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并没有明确规定,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辩论等环节。普通程序应在6个月内审结,延长需批准。一审结束后如提出上诉,则进入二审程序,二审判决是终审,具有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后何时发布判决?

法院开庭后一般六个月下判决,特殊情况可延长六个月,需本院院长批准,若需进一步延长,需上级法院批准。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上诉,二审判决书下达时间为立案后三个月。...查看全文

决定中止审理还是裁定中止审理

律师分析:(1)时间不同。延期审理仅适用于法庭审理过程中,而中止审理适用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作出判决前。(2)原因不同。导致延期审理的原因是诉讼自身出现了障碍,其消失依赖于某种诉讼活动的完成,因此,延期审理不能停止法庭审...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决定中止审理?

中止诉讼的情形包括:一方当事人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法人或组织终止、不可抗拒的事由、需借助另一案审理结果、其他情形。刑事诉讼中,中止审理的情形包括:被告人患病、逃脱、下落不明、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其他无法继续审理的原因。...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庭审后,判决书何时下达?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下达判决,只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不包括公告期、鉴定期、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法院间管辖争议的期间。...查看全文

二审发回重审后多长时间会下判决书?

重审案件开庭后,下判决书的时间取决于审理的方式。第一审普通程序重审案件应在6个月内下判决书,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应在3个月内下判决书。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包括立案、证据交换、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裁决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审理期限及裁决书发放时间

劳动仲裁开庭后,仲裁庭应在45天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复杂案件最多延期15天。双方不服裁决书可在15天内起诉到法院。劳动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劳动仲裁、立案、举证、答辩、开庭审理、调解、裁决等步骤,期间可自行处理或请律师指导,不影响就业。...查看全文

中止审理裁定书?

律师分析: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仲裁机构通常...查看全文

中止审理裁定书

律师分析: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仲裁机...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后何时才能收到判决书?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开庭后判决的时间,只规定了审理期限。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六个月,再延长需上级法院批准,最多延长三个月。...查看全文

二审判决书何时公布

对判决的上诉案件,二审审理期限为三个月,起算点为立案之日。判决书会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出;但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院长批准后会延长,判决书会在三个月后出。 行政诉讼二审多长时间出判决书 应该在三个月内。《行政诉讼法》第八...查看全文

二审判决书何时生效

二审判决生效时间 我国法律对一审判决生效很明确,自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为上诉期,过15日未上诉的判决就生效。而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查看全文

中院开庭后判决书何时送达?

公诉案件在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在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法院开庭后的庭审时间因案件而异,很难预测宣判的具体时间。如果是当庭宣告判决,法院应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刑事案件宣告判决可分为当庭宣告和定...查看全文

二审开庭审理后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律师解答: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查看全文

二审开庭审理后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法律解析: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查看全文

审理结束后什么时候下判决书

庭审以后多久下判决书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庭审后什么时候下判决书,要依据宣判的方式而定,如果是当庭宣判的,要在5日内送达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立即送达判决书。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宣告...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书何时发布?

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后的十日内为上诉期,期间判决书效力待定。无上诉情形,上诉期满后的第二日判决生效,若最后一日为节假日,则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查看全文

判决书何时能够下发?

法院对开完庭后的判决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案件的宣判有时间限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民事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上诉案件在第二审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特别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三十日内或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刑事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查看全文

法律程序中判决书发放的期限

开庭后判决书的发放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一般程序案件需6个月审结,简易程序案件需3个月审结。争议大或影响大的案件会延迟判决。当事人可电话咨询法官案件进展。开庭步骤包括确认当事人到庭、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判决需要法...查看全文

检察院中止审查决定书?

律师分析: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潜逃或者患有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中止审查。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对潜逃犯罪嫌疑人可以中止审查;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