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律师回答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即可成立,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则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
      二、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构成
      (一)单务民事法律行为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仅享有权利。比如,赠与行为中的赠与人负有交付赠与物的义务,而受赠人则享有请求赠与人给付赠与物的权利。
      (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双务民事法律行为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均承担义务,也都享有权利,而且,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相互关联、互为条件,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比如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和买受人的权利和义务就是相互对应的。
      三、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是否要求对方给付对价。 (一)有偿民事法律行为
      有偿民事法律行为是一方当事人承担某项民事义务而要求对方当事人给付对价(报酬)的法律行为,比如买卖合同就是典型的有偿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则指一方当事人承担某项民事义务而不要求对方当事人给予对价的法律行为。它以赠与为代表。
      四、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交付实物为条件。
      (一)诺性性民事法律行为
      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仅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大多数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诺成性的。如买卖、承揽、租赁等。
      (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则是指不仅要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又称要物民事法律行为,比如赠与、借贷等行为。其中,交付实物的行为是此类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
      五、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分类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采用特定形式。
      (一)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必须采用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正如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的:“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比如,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合同、质押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而抵押合同则不仅要用书面形式,而且要向法定登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
      (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而允许当事人选择约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主观: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要具有法律效力,则实施行为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准民事法律行为?

律师分析: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律师分析: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民事...查看全文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比如:抛弃、立遗嘱、委托授权、放弃继承等。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即可成立,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则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律师分析: 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一)准民事法律行...查看全文

要约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

要约不是单方法律行为,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根据《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可见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人称为...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

赠与合同不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无偿将财产给予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构成合同,是双方共同的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

赠与合同不是单方行为,而是指赠与人无偿将财产赠予受赠人,双方共同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委托是否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法典委托是否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不是单方民事行为,委托是双方的民事意愿,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责任义务。&n...查看全文

遗嘱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

立遗嘱是自我决定、自己处分,不是共同行为,不需对方接受或拒绝。遗嘱是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要有遗嘱人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且在继承人死亡时生效。遗嘱在生效前任何时刻均可变更或撤回。...查看全文

遗嘱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

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因为立遗嘱不是和他人共同处分,而是自我决定、自己处分,不受他人左右,不是共同行为。立遗嘱时,并不存在对方接受或拒绝或协商的情形,不是双方行为。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查看全文

遗嘱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吗?

立遗嘱是自我决定、自己处分,不受他人左右,不是共同行为。遗嘱是一种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要有遗嘱人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遗嘱生效前随时可变更或撤回。...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与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差异

民事法律事实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意思表示,后者则需要。此外,民事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而事实行为则无此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分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不同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章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章,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在于,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而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查看全文

赠与是单方法律行为还是双方法律行为

赠与行为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 属于双方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与事实行为相对应。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