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律师回答
摘要:法庭审判程序包括开庭、调查、辩论、被告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步骤。其中,开庭宣读案情,调查核实事实和证据,辩论控辩双方意见,评议确定罪名,宣判决定刑罚。律师在辩论中提出怀疑和排除不利证据,根据事实确定罪名和刑罚,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被告态度等因素。
法庭审判程序大致可以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步骤。开庭是审判长宣读法庭的客观情况,包括案件的来源,人员情况等内容。在开庭有一项重要内容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回避的理由。法庭调查重点是核实案件事实,核实证据、询问证人、鉴定人,听取被告人被害人陈述。法庭辩论控辩双对方全案事实、证据、定罪和量刑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发表意见并且相互辩论的程序。在实践中律师主要对相关证据提出合理怀疑,对证据申请排除。不同的罪之间可能会存在法条竞合现象,要根据相关事实确定罪名,不同的罪名起刑点以及社会危害性不同,会直接影响被告人的刑罚。量刑是根据相关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被告人主观恶性、悔罪表现、对法律忠诚度等内容确定刑罚。
延伸阅读
了解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程序规定与实际操作是否存在差异?
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规定是司法系统中的重要指导,旨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审判过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与程序规定不一致的情况值得探讨。实际上,由于案件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有时法院可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程序,以便更好地实现正义。这种灵活性可能导致程序规定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程序规定被忽视或违反,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因此,关注程序规定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确保司法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保持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性。
结语:法庭审判程序是确保公正、公平的重要指导,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与程序规定不一致的情况。灵活调整程序能更好实现正义,但并不意味着违反规定。关注程序规定与实际操作的差异,有助于维护司法系统的适应性和公正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七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一百三十八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是如何进行案件审理的

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原告在递交起诉状时,为公民(自然人)的应附交个人身份证明;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取保候审案件的程序是如何?

取保候审案件办理流程及条件。申请书提出后,相关机关应在7天内作出决定。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需向被告人宣读决定书,并告知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的,患...查看全文

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法律分析: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程序是,检察院首先会对受理的案件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查看全文

司法赔偿的审理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司法赔偿的流程,包括确认违法行为、提出赔偿请求、申请复议、向法院申请赔偿决定。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自身行为导致的损害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2、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3、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判决。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1)起诉被告不作...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

法院开庭流程包括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四个步骤。准备开庭时,确认当事人到庭并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法庭调查时,归纳总结争议事实并询问最后陈述。法庭辩论时,双方辩论并征求各方意见。评议时,进行评议并记录笔录,不准当事人查阅...查看全文

检察院批捕后,案件将如何进入法院审理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从检察院批捕到案件进入法院审理阶段需要约两个半月的时间。而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的时限通常为一个月。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审理程序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行政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对于行政案件,一般适用普通程序来审理,即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来审理;如果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可适用简易程序来审理,即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查看全文

案件进入法院审判程序的时间

法律对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规定了公诉案件审理期限为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3个月;自诉案件应在受理后6个月内宣判;简易程序应在20日内,最多延长至1个半月;速裁程序应在10日内,最长延迟到15日。...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启动再审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法律分析:关于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依当事人再审之诉或依人民检察院抗诉,以及人民法院依照自身的职权,对已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行政赔偿调解书,再次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的程序。...查看全文

法院接收案件后如何进行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延长三个月;特殊情况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本院进行审理的案件

这段内容介绍了再审程序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在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不服判决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十天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对二审判决则不能上诉,但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向法院申请再审。在刑事案...查看全文

法院离婚的程序如何进行?

第一阶段:起诉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案件如何在法院进行审理?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给检察院,检察院审查起诉,决定是否起诉;法院开庭审理,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12个月,检察院一般在一个月内做出起诉决定。...查看全文

撤销婚姻的审理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撤销婚姻的程序有两种: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行政程序需要受胁迫方提供证明材料,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后可撤销婚姻。诉讼程序需要受胁迫方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并处理子女和财产问题。一审判决可上诉,法院会收缴结婚证并将判决书寄给婚姻...查看全文

检察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如何进行审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要求同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特别是对于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查看全文

案件进入法院后的审理流程

案件到法院开庭时间无具体标准,但应在审限内开庭。公诉案件最迟三个月宣判,可能判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可延长三个月。开庭审理包括: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进行法庭调查(陈述、证人、证据等),进行法庭辩论,最后评议和宣判。...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1、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查看全文

对行政赔付案件进行受理的程序如何?

法律解析: 1、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行政赔偿的案件进行审理,符合条件的,受理立案:2、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3、审查赔偿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4、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赔偿决定的执行...查看全文

对行政赔付案件进行受理的程序如何?

律师解答: 1、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行政赔偿的案件进行审理,符合条件的,受理立案:2、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3、审查赔偿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4、负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赔偿决定的执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