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律师回答

我国的耕地现状是极其严峻的,不单只人均耕地少,而且耕地还存在退化严重、被严重侵蚀的情况,因而需要在立法的层面上对耕地进行保护,那么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呢,请继续阅读以下由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当前法律规定的耕地保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该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2、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

      二、我国耕地现状
      人均少
      通过2002年变更调查得知,中国耕地总面积1259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处于倒数第3位。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耕地面积已由亿公顷减到亿公顷,减少了700万公顷,比2个海南省的耕地面积还要多,而且减少的多是城郊村旁的优质耕地。人口每年仍以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人地矛盾更加尖锐。
      质量下降
      中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的占分布在平原和盆地的仅占由于干旱缺水,使大量耕地、草地荒芜,利用难度大。资料显示,全国4200万公顷坡耕地和万公顷风蚀耕地,平均每年要流失30~150t/公顷,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t沃土付之东流,上亿吨N、P、K养分随之流失,超过全国一年的化肥用量。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其它限制因素,使中国60%以上的耕地质量相对较差。
      退化严重
      据国家水利部第二次遥感调查(2002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有万公顷,耕地存在水土流失的约占38%,较为严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土面积分别达到54万平方公里和74万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有万平方公里耕地沦为沙地,年均丧失耕地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耕地肥力降低或丧失严重,基岩裸露,导致地力衰竭,可耕地面积减少。
      三、耕地的分类
常用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土地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和虽然土地条件较差,但能正常收获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用耕地。常用耕地作为中国基本的、宝贵土地资源,受到中国《土地法》严格保护,未经批准,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占用。
临时性耕地:又称“帮忙田”,是指在常用耕地以外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收获的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种植农作物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在其它一些地方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易造成水土流失及沙化的土地,也要逐步退耕。因此,我们又可称这部分临时性耕地为待退的临时性耕地。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耕地保护的法律有《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律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查看全文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一、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查看全文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章有什么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章有什么 《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章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查看全文

宪法关于耕地的规定

我国的耕地现状是极其严峻的,不单只人均耕地少,而且耕地还存在退化严重、被严重侵蚀的情况,因而需要在立法的层面上对耕地进行保护,那么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呢,请继续阅读以下由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当前法律规定的耕地保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查看全文

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下面这篇文章是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篇有关耕地的知识,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网向律师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查看全文

关于保护黄河的法律法规?

法律解析: 保护黄河的法律法规是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法规之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该规划制定了黄河流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保护黄河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了黄...查看全文

关于保护黄河的法律法规

律师分析: 保护黄河的法律法规是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法规之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该规划制定了黄河流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保护黄河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了黄...查看全文

关于保护黄河的法律法规?

律师解答: 保护黄河的法律法规是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法规之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该规划制定了黄河流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保护黄河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了黄...查看全文

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国家对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转非耕地的补偿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耕地的规定

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要求占用单位开垦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不能占用好地以利用劣地。非农业建设应节约土地,优先利用荒地,不得占用耕地。...查看全文

租赁耕地的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作为承租人的企业,其经营场地一般是通过租赁得来。租赁的土地分为租赁国有土地和租赁集体土地两种。企业拆迁必然会导致这种租赁关系的终止,那么企业在租赁合同中的期待利益如何保障?根据拆迁法规,拆迁补偿对象是国有土地上的...查看全文

租赁耕地的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作为承租人的企业,其经营场地一般是通过租赁得来。租赁的土地分为租赁国有土地和租赁集体土地两种。企业拆迁必然会导致这种租赁关系的终止,那么企业在租赁合同中的期待利益如何保障?根据拆迁法规,拆迁补偿对象是国有土地上的...查看全文

农村耕地打井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耕地被征用打井赔偿的主要要点如下: 1.征地补偿费用由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确定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以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如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查看全文

关于低保的法律法规?

律师分析: 低保是国家财政划拨的给予贫困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应该专款专用,拖欠或者挪用均是违反政策的行为。可以向其上级主管机关反映,或者联名到其监督机关。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十三条 从事城市居民最低...查看全文

关于摆地摊的法律法规

一、路边摆摊犯法吗 摆地摊本身不违法,最重要的是摆摊的地方可能侵害了其他权利人的权利。一般属于城管部门的管理范围。 《城市管理执法办法》 第八条;城市管理执法的行政处罚权范围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包括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查看全文

关于住宅保护的相关法律

住宅权是指公民住宅相关的财产和人身免受威胁和侵害的权利以及国家公民有权获得不受歧视的,可负担得起的,适宜于人类居住的住房权利。公民在其住宅内免受强制驱逐,骚扰或其他威胁,公民的住宅本身亦不得被侵犯。我国既有的法律体系只能在财产权的...查看全文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

监护人的主要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并代理其进行民事活动和诉讼。此外,监护人还有责任对子女进行管理教育,包括配合学校、管理子女的行为、保护子女的安全等。因此,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是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和职责,同时监护人也...查看全文

破坏耕地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破坏耕地行为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占用或使用耕地,使耕地种植条件恶化、土质退化、水土流失、耕地质量遭到破坏且不易恢复的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查看全文

破坏耕地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破坏耕地行为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占用或使用耕地,使耕地种植条件恶化、土质退化、水土流失、耕地质量遭到破坏且不易恢复的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