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

律师回答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一项规章制度,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下面给大家带来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一项规章制度,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下面给大家带来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内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内容具体如下:评定原则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评定时机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评定人条件:评定人应当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评定人权利和义务评定人权利a)有权了解与评定有关的案情和其他材料;b)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评定有关的问题;c)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要求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d)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评定。评定人义务a)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检验和记录;b)正确及时地作出评定结论;c)回答事故办案机关所提出的与评定有关的问题;d)保守案件秘密;e)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回避原则的规定;f妥善保管提交评定的物品和材料。评定书评定人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评定书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伤残等级划分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何时可申请交通事故伤残评定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 (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程序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程序:_x000D_ 1、受害人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提出伤残鉴定申请;_x000D_ 2、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后委托鉴定机构鉴定;_x000D_ 3、鉴定机构三十...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是啥?

律师解答: 办理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一般如下: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是啥?

法律解析: 办理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一般如下: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是啥?

法律解析: 办理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一般如下: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及赔偿标准

车祸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程度划分10级,每级相差10%,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住宿费、财产直接损失费等。...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应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果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依据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依据是受害人遭受损害后的治疗效果、交通事故对残疾的作用程度、伤残导致的身体机能及行动能力损失程度等方面。在鉴定时,需要对这些综合进行评定。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依据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伤残评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伤残评定,必须在...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的评定标准和内容,包括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头面部损伤、脊柱胸段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和肢体损伤等不同等级的评定方法和相应的伤残等级。评定情况应当由专业鉴定单位进行处理,因为其...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根据伤残划分依据,一级伤残包括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活动受限卧床和完全丧失社会交往能力。二至十级伤残依次递减,包括需要他人帮助、活动受限、不能工作、社交困难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十五日内向...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最新

法律分析: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是: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伤残:社交困难,不能独立工作,需要随时有人照看;三级伤残:社交困难,生活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有人照看;四级伤残...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是什么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是:一级伤残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2.意识消失;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4.完全丧...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范围是根据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范围是由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的最新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伤残需要完全依赖他人帮助,丧失劳动能力;二级伤残需要常人帮助,不能工作,社交困难;三级伤残需要监护,室内活动受限,职业受限,社交困难。...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的评定标准是什么?

一、一级伤残: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等。 二、二级伤残: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估规范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主要包括精神鉴定、肢体鉴定和“三期”鉴定。委托书分为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书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跟。鉴定时间一般是受伤3个月后去做精神鉴定,受伤6个月后去做肢体鉴定。若不愿意采用以上方式,还可以先起诉立案,请求法院...查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的评定标准是什么? 一、一级伤残: 1.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2.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3.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等。 二、二级伤残: 1.一侧眼球...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估制度演变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选择备案的鉴定机构,委托途径根据阶段选择,如公安机关、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办理程序包括申请书、诊断证明、检查结果、病历记录、身份证明等。评定应以事故直接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未终结需说明。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