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分析:
交通逃逸行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并采取必要措施救助伤者,同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如果没有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但依然需要报警并等待处理。而交通逃逸行为不仅意味着肇事者对于他人权益和社会秩序的漠视,还可能导致肇事者面临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等多重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未按照规定报警、报告或者停车等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处以罚款并记分,情节严重的可能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如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则应当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并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尸体,同时报警并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未经批准,不得移动肇事车辆。对于未履行上述义务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情节较重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