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政行为已过诉讼时效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1、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胜诉权。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

2、诉讼时效的效力就是指诉讼时效届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表现在:

(1)行政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

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

(2)行政诉讼时效消灭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9条的规定,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当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3)行政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

这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而且基于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存在,义务人在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实体权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灭的,则履行义务的义务人可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行为违法的诉讼时效

行政违法起诉时效期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如果是对行政行为不服的,起诉时效是六个月。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查看全文

违法行政行为追诉时效

行政违法起诉时效期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如果是对行政行为不服的,起诉时效是六个月。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已过如何救济

法律解析: 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已过如何救济

法律分析: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已过如何救济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时效已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查证后属实为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情形,如果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已过法院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时效超过的,当事人再就此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根据《行政诉讼法》中对于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提起诉讼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查看全文

行政违法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复议15天,诉讼6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行政诉讼?

起诉期限可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而延长。不可抗力或非自身原因导致的耽误时间不计入起诉期限。特殊情况需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延期,由法院决定。特殊情况包括交通断绝、疾病和未成年人无法起诉等,需提供相关证据。法院将在每个案件中具体认定延...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已过,行政案件该怎么办?

在行政案件诉讼期间,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若超过六个月未提出诉讼,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但是,若法律另有规定,则除外。...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是六个月。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已过诉讼时效的还可以受理吗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已过诉讼时效的,不可以受理。因不动产而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的最长诉讼时效是不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的最长诉讼时效是不超过五年。超过该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已过诉讼时效的还可以受理吗?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过了起诉期则得不到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已过诉讼时效的还可以受理嘛?

律师解答: 行政诉讼过了起诉期则得不到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已过诉讼时效的还可以受理吗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过了起诉期则得不到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已过诉讼时效的还可以受理吗?

法律解析: 行政诉讼过了起诉期则得不到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查看全文

行政违法行为和行政诉讼7元

法律分析:1、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行政诉讼案件可分为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 2、它们的收费标的规定: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元至30元; (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至400元; (...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法时效?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时效是:一普通诉讼时效: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二:特殊诉讼时效: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三:最长诉讼时效:1.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查看全文

行政法诉讼时效

一、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多少 1、我国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查看全文

行政法诉讼时效?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行诉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