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是过失犯罪吗

律师回答
摘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过失行为可能构成渎职罪,包括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过失犯罪需预见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结果,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重大损失者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泄露国家秘密者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处罚依法酌情处理。
渎职罪有可能属于过失犯罪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由于过失的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结果的发生,如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等的罪名。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延伸阅读
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
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故意或过失地违反法律、法规,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身份、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国家或公共利益、故意或过失。根据不同情况,渎职罪的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可能包括行政处分、刑事追究、民事赔偿等。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件具体情况来决定。渎职罪的严肃性体现了对公职人员履职的要求,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正常运行。
结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泄露国家秘密等行为,都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虽未故意造成危害社会结果,但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该结果发生。对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行为,法律有明确的刑事责任规定。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言,如果其行为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有类似罪行,将根据情节酌情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九条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渎职犯罪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渎职犯罪有可能是过失犯罪,具体的主观构成需要根据罪名的情况来进行确定。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查看全文

渎职犯罪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没有目的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查看全文

渎职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吗

可以,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查看全文

渎职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解析: 可以,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查看全文

渎职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解析: 可以,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查看全文

渎职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吗?

律师分析: 可以,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查看全文

渎职犯罪是不是过失犯罪

渎职犯罪有可能是过失犯罪,具体的需要根据犯罪的情况来进行确定。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查看全文

渎职犯罪是否为过失犯罪

渎职犯罪是否为过失犯罪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玩忽职守罪,主观上多为故意行为,少数属于过失,因此玩忽职守罪是否属于过失罪,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如下: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查看全文

渎职犯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其客观公正性的信任,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查看全文

渎职罪可以是过失犯罪嘛?

律师解答: 可以,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查看全文

渎职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分析:渎职犯罪中既有故意犯罪,也有过失犯罪。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属于过失犯罪,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枉法仲裁罪等属于故意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有过失犯罪也有故意犯罪,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是过失犯罪吗

职务犯罪并不都是过失犯罪。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既包括过失犯罪也包括故意犯罪,如职务侵占罪是故意犯罪,玩忽职守罪是过失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查看全文

执法人员失职渎职是否犯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该罪必须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玩忽职守行为与严重损失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没有必然因果联系,只是一般工作上的错误问题,应由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查看全文

什么是失职渎职罪?

律师分析: 渎职罪的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使国家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各级军事机关从事公共事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共事务的人...查看全文

什么是失职渎职罪?

失职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群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渎职犯罪既有故意又有过失。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查看全文

什么是失职渎职罪

渎职罪的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使国家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各级军事机关从事公共事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渎职罪的...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是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不是过失犯罪,而是故意犯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责任形式为故意,也即需要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所以职务侵占罪不是...查看全文

渎职失职罪要立案吗?

律师分析: 渎职失职罪要立案,渎职失职的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诉。渎职罪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单独被列为了一章,渎职罪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刑事犯罪,而是其中分为了很多具体的刑事犯罪罪名。如:滥用...查看全文

渎职失职罪要立案吗?

法律解析: 渎职失职罪要立案,渎职失职的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诉。渎职罪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单独被列为了一章,渎职罪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刑事犯罪,而是其中分为了很多具体的刑事犯罪罪名。如:滥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