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扣除赡养老人申报方式

律师回答

1、填报前,您需要提前准备被赡养人的信息、共同赡养人的信息、扣缴义务人信息。
2、点击修改,填写本人信息,点击保存。
3、被赡养人出生日期:填被赡养人的出生日期,具体到年月。
4、与纳税人关系:按被赡养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填报,区分“父亲、母亲、其他”三种情形,在对应框内打“√”。
5、共同赡养人: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时填写本栏,独生子女无须填写。填写与纳税人实际承担共同赡养义务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
6、分摊方式: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时填写本栏,独生子女无须填写。区分“平均分摊、赡养人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三种情形,并在对应框内打“√”。
一、赡养老人每月多少时间扣除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是指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
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标准扣除方式。
二、赡养老人每月多少标准扣除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标准扣除方式。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书面协议不需要向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报送,自行留存备查。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所得税申报赡养老人分摊方式

律师分析: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在申报所得税时,将对未成年子女或父母的赡养费用列入专项扣除。赡养老人支出也可以作为专项扣除,但需按照分摊比例计算,一般不能超过被赡养人的纳税额。在实际操作中,分摊比例需要根据家庭成员收入和支...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申报赡养老人分摊方式?

法律解析: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在申报所得税时,将对未成年子女或父母的赡养费用列入专项扣除。赡养老人支出也可以作为专项扣除,但需按照分摊比例计算,一般不能超过被赡养人的纳税额。在实际操作中,分摊比例需要根据家庭成员收入和支...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申报赡养老人分摊方式?

律师解答: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在申报所得税时,将对未成年子女或父母的赡养费用列入专项扣除。赡养老人支出也可以作为专项扣除,但需按照分摊比例计算,一般不能超过被赡养人的纳税额。在实际操作中,分摊比例需要根据家庭成员收入和支...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扣除

法律分析: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2...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扣除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扣除赡养老人

个人所得税扣除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扣除 赡养老人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是指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扣除 赡养老人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是指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查看全文

个税申报扣除赡养老人

如果独生子女,可以享受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也就是纳税人的纳税标准可以在起征点5000元的基础上,额外可以再享受2000元的专项扣除,可以降低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税费支出;如果不是独生子女,可以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分摊2000元的...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扣除老人赡养费

按照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办法,子女赡养60岁以上父母的: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扣除老人赡养费?

律师分析: 按照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办法,子女赡养60岁以上父母的: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申报方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申报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   1、纳税人选择申报方式为“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则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在年度自行申报时才能享受扣除,扣缴单位无法获取到该种申报方式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申报方式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申报方式有以下两种方式:1、纳税人选择申报方式为“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则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在年度自行申报时才能享受扣除,扣缴单位无法获取到该种申报方式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2、纳...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申报方式如何选择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有两种申报方式: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扣缴义务人申报是预扣预缴,综合年度所得自行申报则是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需要填报相关信息,如是否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信息等...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申报方式如何选择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主要有两种申报方式: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 他们的区别就是,扣缴义务人申报是预扣预缴。综合年度所得自行申报就是暂时先不扣,自己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个人所得税专...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的申报方式怎么填

1、填报前,您需要提前准备被赡养人的信息、共同赡养人的信息、扣缴义务人信息。2、点击修改,填写本人信息,点击保存。3、被赡养人出生日期:填被赡养人的出生日期,具体到年月。4、与纳税人关系:按被赡...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子女扣除申报方式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扣除申报方式包括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纳税人应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时间限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申报时间为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非居民个人在中国...查看全文

贷款 个人所得税扣除 申报方式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房屋贷款扣除选择申报方式如下: 1、扣缴义务人申报。优点是每个月都可以享受个税专项扣除。缺点是单位负责申报,会涉及到个人隐私。 2、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优点是保护个人隐私。缺点是没有按月享受个税专项扣除,需到...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赡养老人

对于个税赡养老人扣除标准如下:首先纳税人如果是独生子女,一般每个月需要缴纳2000元。纳税人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个月是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个人的分摊额度通常不能超过每个月1000元。《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是指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