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法院审查通过后多久立案
法院审查通过后7日内立案。第一审法院立案庭收到起诉状后,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在7日内立案,并向原告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等相关材料;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分别情况,采用口头通知、书面通知或者其他等方式告知不予受理;因起诉状内容欠缺而令原告补正的,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法院的次日起算。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法院审判后多久下结果
一般法院会在开庭后一个月左右判决。分析如下:
1、在民事诉讼中,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出判决的具体时间,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
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三、去法院立案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一)起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户口薄复印件;起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同时应记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的,应当提供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二)委托起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1.被委托人是律师的,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的证明材料;
2.被委托人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3.被委托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如户籍证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申请开具证据材料);
4.被委托人为当事人的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5.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6.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规定的条件的证明材料。
(三)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四)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五)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指作为起诉基础条件的材料)。
1.说明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证据材料;
2.支持诉求之事实和理由的证明材料;
3.说明起诉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材料等。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