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定性?

律师回答
摘要:未成年犯罪构成犯罪,但仅可能不需承担刑事责任。14-16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需负刑事责任。14-18岁犯罪可减轻处罚。依据《刑法》第17条,16岁以上需负刑事责任;14-16岁犯故意杀人等重罪需负刑事责任;12-14岁犯重罪经最高检核准追诉需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犯罪也构成犯罪,但是只是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保护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与成年人不同,因为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还未完全成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对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方面,法律应该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适当的惩罚,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社会应该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帮助这些未成年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避免再次犯罪。这包括提供教育、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资源,以及建立健全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法律责任和社会保护的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成年犯罪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结语: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法律对未成年犯罪者的处理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因为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还未完全成熟。一方面,法律应适当惩罚未成年犯罪者,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社会应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避免再次犯罪。通过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成年犯罪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如何定性?

未成年人教唆犯罪属于间接正犯,以被教唆者定罪处罚。教唆者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实施犯罪,被视为间接实行犯。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定。若被教唆者犯罪,教唆者按主犯或从犯处罚;若未犯罪,教唆者仍构成独立的教唆犯...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如何定性为抢劫罪罪犯?

未满十六周岁的犯罪者应负刑事责任,但根据年龄划分,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犯罪者需家长或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判定?

与未满十四周岁的女性发生关系构成强奸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从轻处罚。对方是否自愿无影响。如当事人不知对方年龄,对方瞒报或发育明显超过十四岁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未成年犯罪,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界定?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犯罪;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重罪构成犯罪;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认定为犯罪。...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如何定性?

未成年人过失杀人未满14岁需综合考虑年龄等因素,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承担刑事责任,但需接受父母或监护人的管教,必要时接受矫治教育。然而,未成年人故意犯罪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包括未满14岁的过失杀人若情节严重。综合处理应注重教育...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诈骗罪如何定罪?

未成年人构成诈骗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根据诈骗金额和手段等因素,应从轻、减轻处罚。数额较大的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定罪量刑?

未成年女孩发生性关系,不论是否同意,都构成强奸罪,从重处罚。如果女孩超过14周岁且自愿,不涉及犯罪,不会坐牢。对未成年侵犯按强奸罪从重处罚,量刑标准为3-10年有期徒刑。若有其他恶劣情形,量刑可能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打架如何定性?

未成年人聚众打架是否犯法及其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未成年人聚众打架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年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可处拘留和罚款。对于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的量刑,组织斗殴、...查看全文

性侵犯未成年人构成何种罪名?

强奸罪的刑罚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犯罪者可被判3年至10年有期徒刑。但若情节恶劣,如使用残暴手段、长期多次强奸、针对特殊人群等,则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其他情况包括多人强奸、公共场所强奸、轮奸以及造成重...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如何定性?

未满18岁打人致轻伤的判刑规定:已满16周岁者应从轻处罚,刑期在3年以下;未满18周岁者承担刑事责任,应从轻处罚。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可处3-10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定义为累犯?

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累犯指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需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犯罪如何认定

《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判?

未成年人犯罪不因年龄而消除,但考虑年龄会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者不予刑事处罚,要求家长管教或政府收容教养。14-18周岁故意杀人构成犯罪,但处罚会较轻。具体量刑需考虑案情。...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定罪和量刑

未成年人杀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一般不判刑。法律对未成年犯罪有特殊处理,包括保密机制、宽待和教化为主的原则。庭审不公开,监管与成年人分开,量刑方面可考虑减刑,特殊情形可降低刑罚。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是重点。...查看全文

未遂犯罪中涉及未成年人如何定罪?

定罪只针对于案件相关人员,小孩没有涉及案件不会承担责任,即使涉及案件没有到14岁也不承担。定罪又称为犯罪认定,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构成的是轻罪还是重罪的确认与评判。定罪具有以下特征:(一)定罪...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初次犯罪如何定义?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初次犯罪,除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外,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犯何罪,都应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查看全文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应当以被教唆者与教唆者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为前提,如果不构成共同犯罪,则不应当适用教唆犯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