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属于违法行为。
家庭暴力,即家庭成员间所犯的肉体、性、精神、经济控制等4种侵害行为,主要有以下5种具体类型。
1、殴打、捆绑、冻饿、致残等身体伤害行为;
2、拘留、限制对外交往等限制个人自由的行为;
3、跟踪、骚扰、经常辱骂、恐吓、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传播隐私、以及漠视、孤立等精神上的侵犯行为;
4、强迫性交等性侵犯行为;
5、实行非正常的经济控制和剥夺财产等侵害行为。
作为一种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家庭暴力并非简单的“家务事”,全社会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制止并惩治家庭暴力。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义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同时,还要求建立联动机制,完善对家庭暴力的处置,并明确了联防联动工作流程、申诉求助途径、基层组织和人民团体的处理措施、公安机关的处理程序、临时庇护服务等内容。
对发现家庭暴力有强制报告,否则有可能被处罚。
可作为申请人人身保护令的证明材料:
1、出警记录,警告书,受伤情况鉴定意见,检查记录;
2、证人证言、加害人担保书;
3、文件、图片、音频、视频等电子文件,以及网络应用服务,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记录等;
4、能证明家庭暴力事实的其他材料。
一、法律上怎样定性有家暴?
家庭暴力的界定是指家庭成员间实施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造成的身体及精神伤害。对于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求助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对于给受害人造成严重损害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家暴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