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前、婚后财产进行公证,财产公证是对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的确定,公证了的财产,对方是没有可能在离婚前转移的。
2、财产约定时,不仅要约定婚前财产,还应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以及离婚时的财产如何分割进行约定;同时,夫妻双方也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私下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归属。
3、购置高档物品后登记造册、复写购物票据等,在生活中我们会购置一些高档物品,对高档物品要保存好上面提到的材料。
4、家庭大宗财产拍照、列表,并有意识地寻找证人。这个可能会激化矛盾,如果需要做的,还是秘密进行比较好。
5、留心对方存单的账号、在哪个银行存的钱,以便向法庭提供合法的证据。同时,还可以从交水电费、手机费等收据上,了解对方有哪几个银行的账号,余额还有多少。
6、了解对方账号,为以后避免出现财产转移做铺垫:在知道一方开户行和账号的前提下,申请法院查询,一般不会存在问题。
一、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前协议有什么区别
婚前财产公证就是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以两种形式进行:一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二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广义的婚前财产公证还包括夫妻财产约定,即夫妻对婚后双方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等问题所做的约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共同所有或者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等。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一方死亡时产生争议。
区别在于:婚前财产公证这是对婚前个人财产做一个公证,以求与婚后夫妻共有财产区别开来。但这个公证并没有涉及婚后共有财产的适用,也就是是夫妻AA制还是夫妻财产共同制,如果要明确这一点,有必要在婚前做一个约定。公证只能到公证处进行。另外,公证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
而婚前协议书主要是就婚后财产划分做出约定,当然也可能会涉及子女抚养、探望等涉及人身的权利的约定,这些约定只要不违法,都是有效的。
二、离婚时对方隐瞒银行存款怎么办
常见的情况有,将平时积蓄或工资卡上的资金取出,另存于其他银行账户中。离婚时,将所剩寥寥无几的工资卡交至法院质证,并声称其余钱款已用于家庭生活开支。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六个部门才有权利查询银行储蓄,当事人以及律师都无权查询银行存款。因此,对于隐匿存款的解决,相对较为复杂,难度也较大。一般而言,夫妻在平时生活时,应注意收集对方取款的凭条,注意掌握对方储蓄的信息,特别是对于开户银行以及资金账号。
从法院审判实践来看,具体如下:
1、在知道一方开户行和账号的前提下,申请法院查询,一般不会存在问题。
2、仅知道开户行,不知道账号,查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法院是否接受申请以及查询力度不能保证,如果法院不予查询,只得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3、即不知道银行账号又不知道开户行,法院无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