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抵押权行使期限是多久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了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超过期限将失去保护。抵押权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直接执行,包括拍卖、变卖等方式。抵押财产的转让需要通知抵押权人,但不需要得到其同意。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转让价款。
一、民法典抵押权行使期限是多久
民法典抵押权行使期限应当是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因此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如果超过了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抵押权还未行使的,该抵押权不再受人民法院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二、抵押权行是可以执行吗
民法典规定,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协商一致的,可以直接执行抵押权,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实现抵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一十条【抵押权的实现】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三、抵押财产可以不经抵押权人同意进行转让吗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但不需要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
其一,抵押人转让财产的权利。如合同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抵押人可以在抵押期间转让抵押财产,且抵押权不受转让行为的影响。
其二,抵押人转让财产通知的义务。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虽然抵押人在抵押期间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但为了保护抵押权人的切身利益,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法律要求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
其三,抵押权人的要求提前清偿的权利。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通知抵押权人,如抵押权人认为转让行为可能损害自己的抵押权的,可以要求抵押人将转让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主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若超过主债权的诉讼时效而抵押权未行使,该抵押权将不再受人民法院保护。抵押权的实现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直接执行,如拍卖、变卖等方式。抵押财产的转让应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但不需要经过其同意。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转让价款,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三百九十五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条 房地产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三百九十九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三年,因为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限,如果抵押权人没有在主债务的诉讼时效内行使其抵押权,则人民法院不再进行保护。...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三年,因为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限,如果抵押权人没有在主债务的诉讼时效内行使其抵押权,则人民法院不再进行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_...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期限是债务到期后的3年内,未行使将无法得到法院保护。主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将不予保护,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若当事人约定债务分期履行,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期限多久

《民法典》规定抵押权期限为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最长为三年。抵押权人应在此期间行使权利,否则法院不予保护。抵押权的存续期间与主债权一致。抵押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债权种类、数额、债务履行期限、抵押财产等。可抵押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期限多久

法律解析: 一般保证、连带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五条 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行使期限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必须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质权与抵押权的区别在于成立和保持要件、标的物不同。行使抵押权的条件包括存在有效的抵押权、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并且债务的未清偿不是因为债权人的原因造...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对抵押权的行使期限、存续期间以及车辆抵押权的方式进行了规定。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三年,未行使将失去保护。抵押权的存续期间与主债权一致,主债权失效则抵押权失效。对车辆行使抵押权的方式为变卖或拍卖,抵押权人优先受偿,但不能对抗...查看全文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法律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故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主债权届满日起算三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查看全文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法律解析: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法律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故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主债权届满日起算三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律师分析: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法律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故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主债权届满日起算三年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具体是多久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具体是三年。法律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故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为主债权届满日起算三年内。一、抵押权消灭的几种情形1、...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人如何行使抵押权?

律师分析: 规定抵押权实现的方法有三种:协议折价、拍卖、变卖。 1、协议折价是指债务履行期届满后,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商订立债权人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协议,以实现抵押权的方法,性质上属于代物清偿,即以转移抵押物所有权的形式代替债务的清...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存续期间是多久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规定抵押权存续期期间为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所以其存续期间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存续期间是多久

民法典规定抵押权的存续期为三年,适用于主债权的诉讼时效。若损害超过二十年,法院不再保护,但可申请延长。权利人应及时了解权利损害情况。...查看全文

抵押权行使期限

抵押担保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抵押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关于抵押权的存续期间,法律上规定当事人是不能约定抵押权...查看全文

抵押权的行使期限是多少

关于抵押权人行使其抵押权的期限的要求是,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如果抵押权人未在上述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的,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该权利。一、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怎么办这一问题涉及担...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抵押权人如何行使抵押权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抵押权人可以通过与抵押人协商拍卖或者变卖抵押财产对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方式行使其抵押权。抵押权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债权人享有的对抵押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抵押担保期限为多久

法律分析:抵押担保的期限是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所以抵押担保的期限是三年,如果抵押权人没有在抵押权的存续期间即主债务的诉讼时效内行使其抵押权,则该抵押权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_x0...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的时效是多久?

律师分析: 抵押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民法典抵押权的时效是多久

法律解析: 抵押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