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应对诉讼时效中止?

律师回答
摘要: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是指犯罪人有义务但未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情况。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中止或中断来延长。属地管辖原则在网络犯罪中仍然具有重要性,各国以此为基础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问题。在Crownv.Waddon案中,通过属地原则,英国成功对涉案人作出判决,为互联网色情业的打击树立了先例。
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1、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的,诉讼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2、中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相关法律知识:
属地管辖原则在网络犯罪案件中的适用现状
虽然网络空间同真实的地理空间相比,表现出鲜明的虚拟性、无国界性和非中心性,但以地域主权观念为根基的属地原则在适用于管辖这一领域发生的犯罪时依然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各国坚持以属地管辖原则作为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首要原则
各国欲在尚无明确归属的网络空间彰显国家主权,对发生在这一空间的犯罪,自然希望揽案入怀。而传统的属地原则因为并未对犯罪地作过多说明,为各国任意解释留下了广阔空间,配合了各国主张扩大管辖空间的需要,故极受各国青睐。例如在Crownv.Waddon案中,因为根据英国1959年《淫秽出版法》的规定,在英国境内出版淫秽资料的犯罪人将被施以刑事制裁,于是被告Waddon为逃避责任,在位于美国的服务器上张贴色情资料。英国警方发现了该色情资料并对Waddon起诉。Waddon的律师在法庭上辩护说,那些色情内容都是在英国之外发表的,因此不应受英国法律的管辖。但Hardy法官却驳斥说,当Waddon向网站上传这些色情资料,以及警方下载这些色情资料的时候,发表行为发生在英国的境内[2]。显然这里英国是充分利用了属地原则对Waddon作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的,因为在此之前,在和互联网色情业进行的斗争中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延伸阅读
结语:网络犯罪中的属地管辖原则展现了其在解决刑事管辖权方面的重要性。各国坚持以属地管辖原则作为首要原则,以彰显国家主权。传统的属地原则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解释空间,满足了扩大管辖范围的需求。在Crown v. Waddon案中,英国成功利用属地原则对犯罪行为进行了判决,为互联网色情业的斗争树立了里程碑。虽然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和非中心性,但属地原则在网络犯罪中仍然具有生命力。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五条 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二条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通俗理解?

律师分析: 就是发生了某些事情,打断了诉讼时效,当时效下一次恢复计算的时候,就从零开始,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_x000D_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_x000D_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

法律分析: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

法律分析: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查看全文

何为诉讼时效中止何种情形下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主要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诉讼权,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为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届满的制度。法定情形分别有:不可抗力;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法定其他...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时效如何理解?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期限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中止原因包括:无法行使请求权的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继承尚未确定、权利人被控制等。...查看全文

合同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

法律分析: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合同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区别

法律分析:(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查看全文

合同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

法律分析: 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合同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查看全文

债权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

法律分析: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华律网诉讼时效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查看全文

债权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

律师分析: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华律网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应该如何理解?

行政诉讼中存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就是起诉的期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果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六个月,自上述主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差异

法律解析: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有什么区别?

律师分析: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

法律分析:这里有两种情况:1、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找人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及含义。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中止原因消除后重新计算时效。诉讼时效中断则是因主观因素,如起诉、请求等,中断后重新开始计算时效。中止是暂停计算,中断是重新计算。中止法...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差别?

法律解析: 诉讼时效中止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发生,而时效中断则是任意一个时间段;2、时效中止是因为外界客观原因导致出现的情况,而时效中断则是当事人的行为;3、时效中止后,已经经过的时效仍然有效,而时效中断则是时效期重新计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