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致执法人员死亡案件定性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与妨害公务罪的关系。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职务执行,或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履职,或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执行任务。若妨害公务行为导致执法人员死亡,符合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将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划清妨害公务罪与群众抵制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以及与群众因合理要求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行为的界限。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行为人使用暴力妨害执法人员履行职务的,是认定为妨害公务罪,但是如果使用暴力致执法人员死亡,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则会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认定妨害公务罪应注意什么
1、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界限。
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违法乱纪,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公愤,群众对之进行抵制、斗争是应当支持、引导的。
2、划清妨害公务罪与人民群众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对政策不理解或者态度生硬而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围攻顶撞、纠缠行为的界限。
群众围攻、顶撞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由于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宣布的某项政策、决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方法不得当而形成的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围攻、顶撞行为。在围攻、顶撞过程中,常伴有威胁性语言和类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为,在客观上妨害了公务。
延伸阅读
结语: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使用暴力手段致人死亡的犯罪行为。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如果妨害公务罪行为中使用暴力致执法人员死亡,将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并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处以相应刑罚。在认定妨害公务罪时,需要划清与人民群众抵制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以及因合理要求与国家工作人员发生争吵的界限。这样才能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相关案件。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二节 侦查终结 第二百九十二条 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记录在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在起诉意见书末页注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妨害公务罪暴力致执法人员死亡怎么定性

法律分析:妨害公务罪暴力致执法人员死亡的定性:如果是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故意致人死亡的,则会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致人死亡怎么判

法律分析:妨害公务罪致人死亡的判刑是:如果是故意致人死亡的,则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一般判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过失致人死亡的,一般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的,一般判十年以...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致人死亡怎么判?

律师分析: 妨害公务罪致人死亡的判刑是:如果是故意致人死亡的,则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一般判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过失致人死亡的,一般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的,一般判十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件审判实践与法律规定探讨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处罚。...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致人死亡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法律分析:   妨害公务时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会被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妨碍公务属故意行为,因此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 为:《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查看全文

妨害作证罪定罪标准探讨

妨害作证罪构成要件:侵犯司法活动和作证权利,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司法工作人员从重处罚;主观上故意妨害作证,明知其行为会妨害司法活动和他人权利,仍决意实施。...查看全文

酒驾致死案件量刑探讨

酒后驾车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包括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损失、逃逸等。量刑起点可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逃逸或其他恶劣情节可处三至五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可在七至十年内确定。根据事故责任、伤亡人数、财...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立案条件

一、妨害公务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标准下妨害公务罪才立案。 2、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探讨车祸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惩处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的处罚,以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罚。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有具体的情况和标准,包括造成死亡或重伤人数、负事故责任的程度、财产损失等。同时,对...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案件致死罪行的刑罚探讨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他人身体自由权、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故意并以剥夺自由为目的。根据不同情况,非法拘禁可能导致伤残、死亡等后果,对应的刑罚也有所不同,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定罪条件

一、妨害公务罪定罪条件妨害公务罪入罪标准:1、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2、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妨碍执行公务罪和妨害公务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查看全文

探讨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标准及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和第十五条,根据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罪必须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查看全文

妨害清算罪定罪及处罚探讨

妨害清算罪的定罪处罚是:对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妨害清算罪是指在公司或企业清算过程中,隐匿财产、虚假记载财产清单或在未清偿债务前擅自分配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行...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是什么案件?

妨害公务罪属于刑事案件。妨害公务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查看全文

有关妨害公务罪致人轻伤的法律规定

妨碍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依法执行职务,或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履职,或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执行任务,即使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此罪。犯罪主观上需故意,处罚可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醉驾致死案件判决标准探讨

醉驾致人死伤,刑责严惩。醉酒驾驶导致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财产损失,法院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肇事者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刑期可达3-7年。醉驾致人死亡属危险驾驶罪,无论是否造成伤亡都需追究刑责。但若未及时救治导致受害人死亡,...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能撤销案件吗

妨害公务罪可由司法或公安机关决定撤案,不可由公民申请撤案。撤案情形包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免除刑罚;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责。...查看全文

妨害公务罪是刑事案件吗

妨害公务罪属于刑事案件。妨害公务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查看全文

妨害执行公务罪的成立条件

法律分析: 妨害执行公务罪的成立条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职务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