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间接故意的情况包括三种:一是为了实现合法目标却无意中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二是为了达到非法目的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三是突发性案件中不考虑后果随时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决定。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或第三方来实行犯罪。共犯独立性说是主观主义共犯理论的一个补充,旨在弥补其共犯从属性说的不足。
间接故意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1.为了实现一个合法目标,却无意中导致一个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发生;
2.为了达到一个非法的目的,故意放任另一个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考虑后果,随时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决定。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或者不发生共犯关系的第三个来实行犯罪。从刑法理论上讲,间接正犯是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为弥补其共犯从属性说的不足以及借鉴主观主义共犯理论所推衍出来的一个范畴。因为按照主观主义的共犯理论,只要有共同犯罪行为,即使是一方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防碍共同犯罪的成立,即所谓的共犯独立性说。
延伸阅读
间接正犯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间接正犯是指利用无罪的人或没有授权的人实施犯罪行为,其特点是不法行为由他人实行,实行者不一定是犯罪人。这种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间接正犯的实行者不是犯罪人,而是其他人;其次,间接正犯的实行者没有授权,也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最后,间接正犯的实行者与犯罪行为没有直接关系,不具有犯罪故意。这些特点使得间接正犯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需要依法处理。
结语:间接故意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却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放任是指行为人虽然不想希望或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却没有阻止或反对,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或非共犯关系的第三方来实行犯罪。从刑法理论上讲,间接正犯是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为弥补其共犯从属性说的不足以及借鉴主观主义共犯理论所推衍出来的一个范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形

间接故意有三种情形:1.在突发事件中,使用武器造成伤亡;2.为追求合法目的而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3.为追求非法目的而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的分类和情形

《刑法》第十四和第十五条规定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概念和责任。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情况,应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但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查看全文

探究间接故意的各种情况

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共同的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间接故意。间接故...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是什么

法律分析:间接故意犯罪形态有以下两种:_x000D_ 1、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对既遂犯直接按照刑法分则有关条文的规定处罚;_x000D_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法律依...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是什么?

律师分析: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有以下两种:1、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对既遂犯直接按照刑法分则有关条文的规定处罚;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是什么

法律解析: 间接故意犯罪形态有以下两种:1、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对既遂犯直接按照刑法分则有关条文的规定处罚;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查看全文

构成间接故意的情形有哪些

构成间接故意的情形有: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的是什么

间接故意的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让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发生。放任,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积极有积极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没有希望,也没有反对,而是放任自流,让其发生,对结果的行为持消极态...查看全文

间接故意的情况都有什么

法律分析:间接故意的情况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也属于故意犯罪,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_x000...查看全文

什么是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为追求合法目的而放任危害发生、为追求非法目的而放任危害发生,以及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的情况。放任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查看全文

什么是间接故意

法律分析: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其中还包括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查看全文

什么是间接故意

法律分析: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其中还包括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查看全文

什么是间接故意

法律分析: 间接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其中还包括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查看全文

探讨间接故意的种类

故意犯罪的主旨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对危害结果的态度和主观恶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两种故意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查看全文

不同意逮捕的三种情形

不批准逮捕的三种情形包括:行为不构成诈骗罪、主观无非法占有目的和诈骗故意、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其他不批准逮捕的情形有:犯罪情节轻微、刑罚可能较轻、证据不足、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哺乳期。逮捕是对有犯罪事实且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2、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委托辩护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在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中,被告人都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在自诉案件中,被告人可以在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随时委托辩护人。在公诉案件中,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便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在开庭前10天...查看全文

口头传唤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口头传唤在现场发现违反治安行为和简易程序处理治安案件中具有法律效力,被传唤人不得拒绝,公安人员需讲明身份并指示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取证或裁决。...查看全文

合同变更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一、合同变更的三种情形是什么?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有的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设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查看全文

应当逮捕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这一条件包含下列含义:一是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这就要求查明发生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而不能是其他事实,同时犯罪事实的存在已有一定证据加...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胡克丽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8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