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伤残怎么计算伤残赔偿金

律师回答
摘要:伤残赔偿金计算公式:根据居民收入、伤残等级和年龄计算;残疾用具费根据医院证明和使用者情况计算赔偿。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全国伤残等级赔偿标准计算方式
1、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注:伤残赔偿系数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2、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应当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或法医意见,结合使用者的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赔偿数额。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有所增长。此外,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也有所提高。对于伤残等级赔偿项目,包括残疾赔偿金和残疾用具费等,计算方式根据受害人的年龄和伤残系数等因素进行确定。在赔偿金计算中,不同年龄段和伤残等级的受害人有不同的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用具费的赔偿,则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使用者的年龄和器具的使用年限等因素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三)遇有突发事件时,在预防预警、救死扶伤等工作中表现突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二个伤残级别怎么计算伤残赔偿金

法律分析:一、二个伤残级别怎么计算伤残赔偿金造成两处以上伤残即多等级伤残者,按最高等级结合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综合计算残疾赔偿金,但是最高赔偿指数不能超过最高等级的上一级赔偿指数。伤残赔偿总额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查看全文

九级伤残赔偿金怎么计算

9级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医疗费计算公式医疗费赔偿金=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费金额+后续医疗费交通食宿费 交通食宿费金额=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单位职工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人数+单位职工出差食宿费标准*天数*人...查看全文

十级伤残赔偿金怎么计算

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收款凭证确定医疗费用;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费用;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等于伤残等级系数乘以二十乘以上一年度平均收入。...查看全文

2023工伤二级伤残残疾赔偿金怎么计算

工伤二级伤残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及工伤赔偿的具体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造成的二级伤残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待遇标准也有详细规定。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查看全文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怎么计算赔偿金?

工伤多级伤残的残疾赔偿金计算依据明确,与伤残级别有关。工伤职工需准备工伤认定书、诊断证明和身份证明等材料进行工伤鉴定。社保机构需支付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伙食补助费等多项赔偿金。停止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形包括丧失条件、拒绝鉴定或治疗、判...查看全文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怎么计算赔偿金?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 C=Ct乘以C1乘以(Ih )(≤10%,I=1,2,3……n,多处伤残)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查看全文

伤残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十级伤残等级

侵害他人权益需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精神损害,被侵权人有权要求赔偿。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特定物造成精神损害,同样应赔偿。财产损失按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损害需赔偿医疗、护理、交通、营养等费用,误工减少的收入也...查看全文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怎样计算赔偿金?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 C=Ct乘以C1乘以(Ih )(≤10%,I=1,2,3……n,多处伤残)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查看全文

有多个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自2002年12月1日起,凡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查看全文

多处伤残如何计算伤残赔偿金

律师分析: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受害人被司法鉴定机构评定了多个伤残等级的情况。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查看全文

九级伤残赔偿金额计算?

律师分析: 九级工伤应该赔偿的金额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交通、治疗所需费用等。计算方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9个月。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查看全文

九级伤残赔偿金额计算

法律分析:九级工伤应该赔偿的金额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交通、治疗所需费用等。计算方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9个月。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统筹地...查看全文

多个伤残等级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

律师分析: 至此,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查看全文

多个伤残等级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

法律解析: 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受害人被司法鉴定机构评定了多个伤残等级的情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 虽然对残疾赔偿金...查看全文

多个伤残等级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

法律解析: 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受害人被司法鉴定机构评定了多个伤残等级的情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 虽然对残疾赔偿金...查看全文

8级伤残赔偿计算

本文介绍了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残疾辅助器具费用的计算方式,并详细阐述了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同时,还介绍了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和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查看全文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应该怎么计算赔偿金?

工伤多个伤残等级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 C=Ct乘以C1乘以(Ih )(≤10%,I=1,2,3……n,多处伤残) 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查看全文

一级伤残赔偿金四级伤残怎么赔?

律师分析: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查看全文

车祸7级伤残赔偿金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七级伤残赔偿,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第1款规定进行计算的: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户籍所在地(省市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一、...查看全文

八级伤残交通赔偿金怎么计算?

律师分析: 八级伤残交通事故赔偿金按照人均年收入乘以20乘以30%的办法计算。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