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行政诉讼需要请律师吗
1、是否聘请律师代表诉讼完全取决于当事人本身,法律不要求只有律师才能起诉。
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二、行政诉讼程序是什么
1、行政诉讼管辖权分为三级管辖权、属地管辖权和裁判管辖权。如果你想提起行政诉讼,你需要首先找到一个合格的法院;
2、撰写行政起诉书,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信息、请求权的事由、证据的事实等;
3、审判在法庭会议前三天召集当事人,通知诉讼代理人,证人,评估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及诉讼参与人,并告知他们案件审理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理由等。在诉讼程序中还应通知其组成成员。
三、行政诉讼中存在民事争议怎么办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由此可见,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而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争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待民事争议解决以后再恢复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