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言词证据种类有哪些种

律师回答
摘要: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以及辩认笔录和电话录音等。它能够从动态上证明案件事实,但由于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言词证据也存在不稳定性和可变性。言词证据的种类包括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
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也称为人证。它包括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以及辩认笔录和电话录音等。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言词证据,它是鉴定人根据司法人员提供的材料,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发表的意见或看法,从而作出的书面结论,其实质仍是一种人证。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鉴定结论就属于证人证言的范畴,称为专家证言或专家意见。
由于言词证据表现为人的陈述,作为人的认识和反映,其优点是生动、形象、具体,缺点是客观性较差,因此言词证据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从动态上证明案件事实,因为当事人、证人是对案件事实直接或间接的感知者,他们的陈述能够使司法人员迅速地从总体上以至在细节上把握案件的全貌,这是实物证据无可比拟的。但是,也正因为言词证据表现为人的陈述,又决定了它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因为,言词证据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感知、记忆、陈述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都可能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真,如刑事诉讼当事人因与诉讼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可能导致他们作虚假陈述;证人也会由于受感知能力、个人的品质以及受到威胁、利诱等因素影响而不如实作证,从而使言词证据与案件真实情况不符。
二、刑事诉讼言词证据种类
1、言词证据就其内容而言,是陈述人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而其陈述又往往固定于一定的载体之中。言词证据通常以笔录(即记录材料)为载体,如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讯问笔录,对证人的询问笔录;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证人可以提供书面证词,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书写书面供词;在一些重大案件的调查中,也可以使用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陈述人的陈述。但不论记载方式如何,记载的内容仍是陈述人陈述出来的案件事实,因此,不能因载体表现为实物而认为上述证据为实物证据。
2、鉴定结论也属于言词证据。鉴定结论虽然表现为书面形式,但其实质是鉴定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做出的结论性意见,而且,在法庭审理时,当事人等有权对鉴定人就鉴定结论发问,鉴定人有义务作出口头回答,以阐明补充其鉴定结论。所以,鉴定结论也属于言词证据。
延伸阅读
结语:言词证据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证据种类,具有直接、具体、生动、形象等优点,但也存在客观性较差、不稳定性和可变性等缺点。言词证据的表现形式是人的陈述,因此能够从动态上证明案件事实,但也存在因陈述人的主观意愿、记忆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失真或与案件真实情况不符的问题。因此,在刑事诉讼中,言词证据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和评估,才能作为定案或量刑的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四十四条 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四十五条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共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共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本文关联的相关...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共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八种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主要有下列几种: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勘验笔录。所有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主要有下列几种: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勘验笔录。所有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主要有下列几种: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勘验笔录。所有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律师分析: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主要有下列几种: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勘验笔录。所有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查看全文

刑事证据种类有哪些

刑事证据有以下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 其中,证人的资格:了解案情;能够正确表达意志;能够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并有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证据都包括哪些种类?

物证、书证和证人证言是刑事案件中常见的证据形式。物证是通过物品和痕迹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书证是通过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这些都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必须...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法律分析:(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

律师分析: 在刑事诉讼中,有八种证据: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六十三条明确了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并强调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查看全文

刑诉法证据种类有哪些?

律师分析: 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有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查看全文

刑诉法证据种类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诉法证据种类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查看全文

刑诉法证据种类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可以作为证据的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查看全文

刑诉法证据种类有哪些

法律分析: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有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查看全文

刑诉法证据种类有哪些

法律解析: 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有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