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时效中断的情形

律师回答

债权诉讼时效中断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具体情形主要有:

一、提起诉讼。

二、申请仲裁。

三、申请支付令。

四、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五、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六、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七、申请强制执行。

八、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九、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十、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十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十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十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十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十五、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十六、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前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十七、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

十八、债权转让的,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如果发生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债权的诉讼时效就会重新计算,一般的债权诉讼时效是两年,权利人需要在诉讼时效内行使债权。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合同法》《担保法》同时废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主债权从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分析: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查看全文

主债权从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主债权从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解析: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查看全文

抵押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抵押权当然适用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1、起诉。 2、请求。 3、认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查看全文

票据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   票据时效的中断,我国法律对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进行了规定,票据权利在票据时效期限内不行使的,因时效届满而消灭。据此,中断票据时效的行为,是票据权利的保全行为之一。票据权利的时效中断方法,应适用我国有关规定,主要有:提...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1)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 (2)其他障碍: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查看全文

担保时效中断的情形

担保期间中断 符合法定情形,可以中断。 《民法典》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律师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诉讼时效中止的障碍包括: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代理、继承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权利人...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律师分析: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及含义。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中止原因消除后重新计算时效。诉讼时效中断则是因主观因素,如起诉、请求等,中断后重新开始计算时效。中止是暂停计算,中断是重新计算。中止法...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法律解析: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律师解答: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欠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律师分析: 欠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查看全文

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查看全文

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不可抗力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和军事行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其他。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