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出狱后是否仍需归还诈骗款项?

律师回答
摘要:诈骗犯服刑结束后需要返还诈骗款,根据刑法规定,判决书明确追缴违法所得发还被害人。被害人无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类犯罪所得必须依法退赔。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数额进行划分,省级法院可结合地区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对于特别严重情节的诈骗犯罪,可以从严惩处,包括对多数人实施诈骗、涉及救灾、抢险等领域、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针对弱势群体实施诈骗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况。
一、诈骗犯服刑结束还需要返诈骗款吗
1、如果诈骗犯服刑结束的话,还是需要返还诈骗款的。诈骗犯罪的诈骗款,诈骗罪的判决书会写明:追缴违法所得发还给被害人。所以,即便刑满释放,法院查到有财产可供执行也是会追缴的;
2、对于诈骗款的退还,在审理过程中,被害人无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此类犯罪所得是必须依法退赔的;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关于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3、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所述,诈骗犯服刑结束后仍需返还诈骗款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判决书会明确追缴违法所得并归还给被害人。被害人无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此类犯罪所得必须依法退赔。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数额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法院和检察院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对于特殊情形,如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或造成严重后果,将从严惩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出狱后诈骗犯是否仍需归还欠款?

《刑法》第266条规定了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分别处以不同刑期和罚金。还款在判决前可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在服刑期间可作为有悔罪表现的依据。还款能力应当被充分考虑,并结合其他情节决定是否减刑。...查看全文

出狱后仍需归还诈骗犯债务吗

申请人可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直至履行完毕。执行人出狱后若故意转移财产、拒不执行、侵犯申请人财产权利等,符合犯罪构成条件。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违法所得应予追缴或退赔,被害人合法财产应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财物应予没收。没收财...查看全文

诈骗犯出狱后是否仍需偿还债务?

本文讲述了职务侵占罪和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即使出狱后仍需承担民事责任。诈骗犯被判刑坐牢后,法院会继续追缴赃款,并返还被害人合法财产。同时,诈骗犯还需承担民事责任,即使财产足够偿...查看全文

出狱后犯诈骗罪的人是否仍需还钱?

诈骗罪被判无罪后,被告人仍需还清债务。职务侵占罪服刑后该还钱的还是需要继续的还钱的,并不是说承担了刑事责任之后职务侵占罪者就没有民事责任了。可以自己偿还,也可以由家人代为偿还。连带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要看债务人和保证人的情况,可...查看全文

钱归还后,诈骗犯是否仍需坐牢?

诈骗犯还钱了要不要坐牢,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犯罪情节不严重且有悔罪表现,有机会免于刑事处罚。但如果涉嫌金额巨大,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很大。欠债坐牢还要还钱,债权人可诉讼追债,法院有权强制执行。诈骗把钱还了也可能判刑,根据恶劣程度...查看全文

钱归还后,诈骗犯是否仍需服刑?

本文介绍了诈骗罪的相关知识,包括诈骗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责任以及与民间借贷的区别。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如果诈骗犯能够得到近亲属的谅解,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避...查看全文

诈骗犯出狱后,如何处理未归还的诈骗款?

诈骗犯服刑结束后需返还诈骗款,法院会追缴违法所得;被害人无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必须退赔;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数额分为较大、巨大、特别巨大,可依情节从严惩处。...查看全文

服刑期满出狱的诈骗犯,是否仍需还债?

诈骗犯判刑后需要还钱,刑事责任不能代替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犯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并列关系,刑满释放后仍需返还受害...查看全文

钱归还诈骗犯是否入狱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实施诈骗行为后能够知错悔罪、主动退赔并投案自首的行为人,如果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不予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而对于其他情况,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如果诈骗数额达到了“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程...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退款后是否仍需入狱?

本文讲述了集资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只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该罪行为将构成犯罪。同时,退款是犯罪嫌疑人的义务之一,但退赃行为不会免除坐牢。然而,在量刑时,法院和检察院可以考虑退赃行为,从而给予当事人宽待。...查看全文

犯诈骗罪已全额退款,是否仍需入狱?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诈骗罪涉及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要求数额较大,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查看全文

诈骗犯出狱后还需要还钱吗

诈骗犯出狱后还需要还钱。犯诈骗罪的行为人坐牢后还是需要还钱的,承担了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民事责任。除非原告放弃债权,否则债务是仍然存在的。...查看全文

诈骗犯出狱后还需要还钱吗

要的。诈骗罪服刑后还用还钱,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诈骗罪的判决书会写明:追缴违法所得发还给被害人。所以,即便刑满释放,法院查到有财产可供执行也是会追缴的。【本文关联的相...查看全文

诈骗犯判刑出狱后欠款还需要还吗

要的。诈骗罪服刑后还用还钱,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诈骗罪的判决书会写明:追缴违法所得发还给被害人。所以,即便刑满释放,法院查到有财产可供执行也是会追缴的。一、合同诈骗还不还钱会怎么...查看全文

还清诈骗款,是否需入狱?

诈骗还了钱还要不要坐牢要视具体情况,犯罪情节不严重且有悔罪表现,可免于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266条,数额较大者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判10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犯诈骗罪的人出狱后是否还需要还钱

律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诈骗罪犯必须返还受害人的财物以及赔偿因诈骗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即便罪犯出狱,仍然需要承担这个责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还款。对于刑满释放的罪犯,如果无力一次性偿还欠款,可以根据...查看全文

犯诈骗罪的人出狱后是否还需要还钱

法律分析:需要。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不要了,否则债务仍然存在的。所以,诈骗罪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犯诈骗罪的人出狱后是否还需要还钱?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诈骗罪犯必须返还受害人的财物以及赔偿因诈骗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即便罪犯出狱,仍然需要承担这个责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还款。对于刑满释放的罪犯,如果无力一次性偿还欠款,可以根据...查看全文

犯诈骗罪的人出狱后是否还需要还钱?

律师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诈骗罪犯必须返还受害人的财物以及赔偿因诈骗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即便罪犯出狱,仍然需要承担这个责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还款。对于刑满释放的罪犯,如果无力一次性偿还欠款,可以根据...查看全文

犯诈骗罪的人出狱后是否还需要还钱?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诈骗罪犯必须返还受害人的财物以及赔偿因诈骗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即便罪犯出狱,仍然需要承担这个责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还款。对于刑满释放的罪犯,如果无力一次性偿还欠款,可以根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