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返还请求权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区别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
(一)请求确认所有权
确认所有权就是指因所有权归属不清而发生争执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确认所有权只能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并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因此确认所有权并不是所有人依法享有的向当事人提出请求的权利(请求权) 。确认所有权是民法保护所有权的一种独立的方法并且是其他保护方法的前提。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侵犯所有权的案件首先应该明确所有权的归属然后才能根据所有权受侵犯的情况采取其他的保护方法。
(二)请求返还原物
请求返还原物是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时可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不法占有人承担返还原物的责任。非法占有有两种情况一是无权占有所有物如甲的房屋被乙租用租期届满后乙不返还承租的房屋。二是非法侵占如甲抢夺乙的财产据为己有。这两种情况都构成非法占有所有人可以通过提出请求或诉讼 要求返还。在适用这一方法保护所有权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有权请求返还原物的人一般是物的所有人。在共有的情况下每个共有人都可以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共有物。但各共有人必须要求不法占有人将共有
物返还给全体共有人。共有人逾越其应有部分而占有或使用共有物时其他共有人对该共有人有请求返还其应有部分的权利。如果占有人在合法占有他人的财产期间 占有物又被第三人非法占有所有人可根据所有权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占有人也可根据其合法占有权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占有物。
2.所有人只能针对非法占有人提出返还原物而不能要求合法占有人返还原物。否则合法占有人可依据其合法占有权拒绝所有人的请求。在这里确定占有人的占有为合法或非法应根据所有人提出请求时占有人是否有权占有来决定。如果无权占有人占有原物以后又将该物转让给他人占有则所有人既可请求无权占有人也可以请求现在的占有人返还原物。
3.如果原物被他人合法占有占有人在合法占有期间将原物非法转让第三者所有人能否向第三者提出返还原物的要求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
4.所有人请求返还原物必须原物依然存在。如果原物已经灭失返还原物客观上已经不可能所有人就只能要求赔偿损失而不能要求返还原物。
5.返还原物在性质上是对所有物的占有的转移而不是所有权的移转因此占有人必须将所有物移转至所有人的控制之下才能视为原物已经返还。但是在返还原物时所有人同意由不法占有人继续占有原物 以代替移转占有的视为原物已经返还。
6.返还原物是否应返还原物所生的孳息应区别善意和恶意占有而定。在善意占有的情况下 占有人只返还原物而不返还孽息 同时亦可请求所有人补偿对所有物的保管和改良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在恶意占有的情况下 占有人应负责返还其在恶意占有期间所获得的一切孳息并且无权请求所有人补偿其支付的费用。
(三)请求排除妨害
请求排除妨害是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损害和其所有权的行使遭受妨害时可依法请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排除妨害。所有人在请求排除妨害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妨害人是否具有故意和过失均不影响所有人提出请求。但妨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妨害行为是合法的即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则“妨害人”可以拒绝所有人的请求。
2.所有人不仅可以对已经发生的妨害请求排除而且对尚未发生但又确有可能发生的妨害也有权请求排除。例如请求邻居拆除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妨害既可以是侵害人的直接妨害行为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侵害人的物件造成的。例如某甲的房屋倒塌妨害某乙正常生活某乙也可以请求排除妨害。但是妨害必须已经存在或确实存在着某种危险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妨害。
3.排除妨害的请求权除所有人外对被妨害的财产享有合法占有权的人亦有权行使排除妨害的费用一般由侵害人负担。
行使排除妨害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条件是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请求排除妨害的情况下所有人一般没有丧失对所有物的占有;在请求返还原物的情况下所有人已丧失了对所有物的占有。
(四)请求停止侵害
请求停止侵害是指所有人在其财产直接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有权要求侵害人停止正在进行的侵害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停止侵害。如果侵害行为并没有直接造成对所有人的财产的损害或者虽然造成了损害但是侵害行为已经终止则所有人不能请求停止侵害而只能提出其他请求。
(五)请求恢复原状
请求恢复原状是指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侵害遭到损坏时如果能够修理则所有人有权要求加害人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来的状态。加害人不修理时所有人有权请求法院责令加害人恢复原状。恢复原状一般是通过修理的办法使遭受损坏的财产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与原来的状态大体相等而不是使财产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以前的状况完全一致。恢复原状不仅要在实际上可能而且要在经济上合理否则就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
(六)赔偿损失
请求赔偿损失是指所有人的财产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致使财产损坏不能修复或者原物已经灭失不能返还的所有人可以请求不法行为人赔偿财产损失亦可要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赔偿损失。通过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等方
法不足以补偿所有人的损失时所有人在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的同时可以请求侵害人赔偿损失。
在以上六种方法中前五种方法属于物权的保护方法后一种是债权的保护方法。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也可以只适用其中的一种。在责令加害入承担了民事责任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责令其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
专业人士表示所有人在其所有权受到侵害以后可以依据民法的规定请求侵害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换言之在此情况下所有人依法享有因其所有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请求权可以通过行使请求权而实现其所有权。所有权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承担责任或者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所有人的权利。所有人的财产因他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侵害时所有人则有权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第三百一十二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第三百一十三条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是,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五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三百一十六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三百一十八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第三百一十九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百二十条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二十一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习惯取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占有返还请求权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请求确认所有权确认所有权就是指因所有权归属不清而发生争执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确认所有权只能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并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因此确认所有权并不是所有...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与占用返还请求权的区别

(一)请求权人不同占有回复请求权的请求权人为占有人,不要求是物权人;返还原物请求权人必须是物权人。(二)要件不同占有回复请求权以占有被“侵夺”为要件;返还原物请求权以相对人为“无权占有人”为构成...查看全文

物权返还请求权和占有返还请求权的异同

返还原物请求权和占有返还请求权的区别在于,物权返还请求权的主体是所有权人,而占有返还请求权的主体是占有人,物权返还请求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后,一通常都是用一般程序审理的,而占有返还请求权,大多都用简易程序审理,另外两者的构成要件也不一...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和返还原物请求权区别在哪

1、返还财物的范围方面。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返还财物对象仅限于原物及原物所产生的孳息,返还的目的是使所有人恢复其对原物的占有。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返还的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

法律分析: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物权人的物被他人侵占,物权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使物复归于物权人事实上的支配。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

法律解析: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物权人的物被他人侵占,物权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使物复归于物权人事实上的支配。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权占有...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

律师分析: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所有权人在其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时,依法要求该占有人或转得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为物上请求权之一种。在物权人的对物支配权受到侵害时,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恢复其原有权利状态的基本手段;它充分体现了物权的归一力和追...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

法律解析: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物权人的物被他人侵占,物权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使物复归于物权人事实上的支配。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权占有...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所有权人在其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时,依法要求该占有人或转得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为物上请求权之一种。在物权人的对物支配权受到侵害时,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恢复其原有权利状态的基本手段;它充分体现了物权的归一力和追及力。...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

律师分析: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物权人的物被他人侵占,物权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使物复归于物权人事实上的支配。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权占有...查看全文

物权请求权与占有返还请求权的区别,物权请求权除斥期间的规定

物权返还请求权和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区别在于,前者由所有权人主体行使,维护物权效力,而后者由占有人主体行使,恢复对物的占有。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不因曾主张权利而中止。物权请求权不同于债权,前者是保护物权人的权利,后者是要求债...查看全文

占有返还请求权时效?

律师分析: 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指占有人的占有物被侵占时,可以请求侵占人返还占有物的权利。这项请求权的目的,在于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而不是恢复占有物的原有状态。如果占有物已经遭到毁损时,可请求损害赔偿。从侵占发生之日起算,占有物返...查看全文

占有返还请求权时效

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指占有人的占有物被侵占时,可以请求侵占人返还占有物的权利。这项请求权的目的,在于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而不是恢复占有物的原有状态。如果占有物已经遭到毁损时,可请求损害赔偿。从侵占发生之日起算,占有物返还请求权设有...查看全文

占有返还请求权时效

律师分析: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指占有人的占有物被侵占时,可以请求侵占人返还占有物的权利。这项请求权的目的,在于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而不是恢复占有物的原有状态。如果占有物已经遭到毁损时,可请求损害赔偿。从侵占发生之日起算,占...查看全文

返还占有请求权期限

一、返还占有请求权期限      返还占有请求权期限为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二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查看全文

占有返还请求权要件

现实生活由于自己大意丢失占有物而被第三人捡到,那么身为物品的占有者能否请求他人返还原物呢?什么是占有保护请求权?占有保护请求权有哪些类型?下面就让我带您了解相关占有返还请求权要件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有期限吗?

返还原物请求权有期限,即三年的诉讼时效,适用于物权返还请求权,而占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基于占有事实,仅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不涉及权利归属问题。注意及时行使权利,避免诉讼时效过期导致无法维护权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返还原物请求权

法律分析: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物权人的物被他人侵占,物权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使物复归于物权人事实上的支配。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返还原物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什么

所谓返还原物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对无权占有或侵夺其物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占有物。该项请求权是由所有权所派生的请求权,并且是所有权效力的直接体现,只要他人无权占有或侵夺权利人的财产,权利人都可以通过行使该项请求权而恢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查看全文

什么是返还原物请求权?

权利人要求无权占有人返还原物的条件是,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的权利人为物权人,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的主体应为失去占有的所有权人、他物权人及其他依法享有权利的人,且须有他人无权占有动产或不动产的事实,相对人须为现在的无权占有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