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取保候审政策及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规定,符合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条件包括犯罪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缓刑期间可能有限制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等要求。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有附加刑,仍需执行。
不是取保候审的都是缓刑。符合缓刑条件的才判缓刑。具体的条件是: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延伸阅读
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有哪些?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院根据法律规定,暂时不对其采取羁押措施,而是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回家等待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潜逃、毁灭证据、妨碍诉讼等危险,有固定住所和可靠的担保人,同时符合法院对取保候审的审查标准。程序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向法院提出取保申请,法院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法院会决定是否准予取保候审,并制定相关的取保候审措施和监督要求。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遵守法院的规定,配合调查和审判工作。
结语: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宣告缓刑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后,被判处附加刑的犯罪分子仍需执行。与此不同的是,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适用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暂时不对其采取羁押措施,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回家等待审判。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没有潜逃、毁灭证据、妨碍诉讼等危险,有固定住所和可靠的担保人,并需遵守法院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取保候审新政策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针对取保候审发布新的司法解释,因此取保候审还是沿用原来的规定。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概括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查看全文

2023年取保候审新政策出台

取保候审期满后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如果没有违反规定,犯罪证据也不充实的话,会撤销取保候审,无罪释放。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查看全文

2023年政审政策是否会影响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不影响个人政审,但如果有刑事处罚,将无法通过政审。根据《刑事诉讼法》,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有严重疾病、怀孕、哺乳婴儿或罪行较轻等情况,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查看全文

2023年取保候审相关政策和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没收保证金的决定经复核后应及时上缴国库;保证人未及时报告被取保候审人的违法行为,将处以罚款;违反规定的被取保候审人将被没收保证金,并可能重新交纳保证金、提...查看全文

2023年公职人员取保候审政策调整

取保候审公职人员不一定要开除公职;申请取保候审条件包括刑罚可能性、社会危险性等;取保候审证据不全可补充侦查或释放嫌疑人。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可要求提供必要证据,对非法证据收集需说明合法性。检察院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一...查看全文

2023年取保候审的含义及影响

取保候审是对涉嫌犯罪者采取的一种轻度强制措施,要求其随传随到,不得干扰司法机关办案。取保候审与坐牢无因果关系,庭审结果才决定是否入狱。取保候审的担保方式有保证人和保证金两种形式。人民检察院需提供相关法律文书、案由、取保候审人和保证...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政策适用对象及条件

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轻刑、有重病、孕妇、拘留证据不足、案件未结等情况。适用条件包括轻罪犯嫌、重罪无社会危险、重病无羁押必要、孕妇哺乳期、拘留证据不足、案件未结等。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新规2023年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都有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一、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2023年员工补偿标准及政策调整

工厂倒闭员工补偿标准及处理方式:员工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经济补偿,工资高于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对于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通过管理人列出清单并公示后索要,如有异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标准?

法律解析: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标准?

律师解答: 取保候审遵守的规定有: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标准?

律师解答: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标准?

法律解析: 取保候审遵守的规定有: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查看全文

2023年新农合生育报销政策及标准

新农合剖腹产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超过部分按65%报销;顺产在乡级医院住院补助300元,县级及以上医院补助450元。请以各地实际政策为准。...查看全文

2024年医保缴费标准及政策

秦皇岛市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及相关待遇政策...查看全文

2023年后的取保候审相关规定及变化

取保候审后仍可能被收监。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一系列规定,如不离开所居住地、及时报告变动、配合传讯等。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要求其遵守特定规定,如不进入特定场所、不与特定人员会见...查看全文

低保政策 最新标准2023??

法律解析: 低保是指国家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向其提供经济补贴和保障的一种社会救助政策。目前,低保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实施,并按照城市和农村两类类型进行标准制定和实施。截至2023年,我国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10...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标准?

法律解析: 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标准?

律师解答: 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标准?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2、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