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续治疗费怎么赔偿
后续治疗费的赔偿方法如下:
1、等后续治疗费实际发生后,由赔偿权利人另行起诉。
2、一次性支付,其前提是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
3、一次性支付后,今后实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超出了一次性赔偿确定的数额的,对于超出的部分,赔偿权利人另行主张,原则上不予受理,但可在不超过实际发生的医药费正常审核后的金额内进行协商处理。
一般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赔偿后续治疗费:
1、受害人伤势尚未治愈,仍需继续治疗。
2、受害人伤势虽然治愈,但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为治疗而植入体内的钢板、螺钉等固定物。
3、受害人的伤势已无法彻底根治,需要长期依赖一种药物或治疗手段。
4、受害人虽然痊愈,但要进行恢复器官功能的训练,从而发生康复费。
5、受害人伤势虽然痊愈,但需要进行整容,从而发生整容费费。
二、后续治疗费如何确定把握
1、后续治疗费应包含因后续治疗确需的医疗费,以及所产生的必需的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
2、《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导致残疾和死亡后果的情形,其中的赔偿费用只规定了七项,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第三款规定的是受害人死亡的情况,因受害人已经死亡,不可能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形;只有第二款规定了受害人因伤致残的情形,才存在后续治疗的情况,即后续治疗费只存在于造成人体伤害,虽经治疗仍留有残疾的损害赔偿案件中。
3、适用后续治疗费赔偿的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后续治疗应确有必要。对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应当赔偿,对不必要的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加害人不应赔偿。二是后续治疗应为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损害结果而引发的。综上,在民事审判中确定并妥善处理好受害人关于后续治疗费的诉讼请求,有利于防止司法资源的浪费,提高诉讼的效率。
三、司法鉴定后续治疗费如何申请鉴定
所谓后续治疗费是指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所需要的费用。实践中的大量案例证明,受害人即使已经出院,但并非出院就等于完全治愈,很多受害者确需在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进行二次手术的。同时,又因其仅一年的法定诉讼时效,受害者会处于索赔的两难境地。
按照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规定,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因此,如果有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当事人可以一并起诉,现在交通事故鉴定机构对后续治疗费、需要的陪侍人员数量、甚至出院后还需要恢复休息多少天都可以出鉴定意见的(需要先做出伤残等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