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的条件

律师回答

1、申请人与纠纷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3、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一、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仲裁,法院能受理吗
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仲裁,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合同纠纷可以仲裁,只不过要在之前的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者是有专门的仲裁协议。在合同纠纷发生后,争议的任何一方均可按照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订立的仲裁协议,依法向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要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既是当事人授权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依据,也是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当事人之间订有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仲裁协议,而只有一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得受理。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即申请人请求仲裁委员会予以保护的合法权益以及要求被申请人履行实体义务的具体内容。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其所提出的仲裁请求是否合理,所依据的事实是否真实,理由是否正确,需要由仲裁委员会进一步确定,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只要提出具体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即可。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二、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哪些条件
《仲裁法》第21条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条件作如下规定:
1、有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平等的民商事主体表示愿意将他们之间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争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示的法律形式。它是仲裁机构对争议取得管辖权的依据,仲裁协议必须具备法定要件才能成立。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具体的仲裁请求指仲裁申请人请求仲裁机构所要解决的具体争议,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定作方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承揽方按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货物。申请人中请仲裁必须以一定的事实和理由为根据。事实指引起民商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包括事件和行为。理由是指中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依据,包括事实依据、法律依据、理论依据等。
应当指出的是,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并非就事实而言必须是确凿、真实的;理由也并非必须合理、合法。仲裁委员会受案,只要当事人提供了相关内容即可受理。
3、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3条又规定:“婚姻、收养、监护和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纠纷不能仲裁。”
从以上规定看,《仲裁法》规定的仲裁范围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纠纷当事人属于平等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
第二,当事人对仲裁事项应当有处分权、和解权;
第三,仲裁的纠纷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纠纷。
三、提请劳动仲裁有什么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提请劳动仲裁:申请人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必须向有仲裁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事实依据;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备齐并符合要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分析: 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申请仲裁的双方应与本案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且身份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和管辖,具有仲裁协议、具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理由。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第三条下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申请

(一)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

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时,可由当事人约定或由仲裁庭指定鉴定机构。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委员会应将申请提交法院。当事人和第三人可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证人不得旁听。证据应在开庭时出示,涉及秘密不得公开。鉴定人可参加开...查看全文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裁决书?

律师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淮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几年

一、土地纠纷多长时间申请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土地纠纷申请仲裁的时间是纠纷发生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第十八条 农...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规定

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自2010年1月1日起生效。规则列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范围和开庭公开的原则。集体土地流转方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当事人可以依法采取这些方式。...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仲裁的申请 《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第...查看全文

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几年

一、土地纠纷多长时间申请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土地纠纷申请仲裁的时间是纠纷发生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第十八条 农...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的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解析: (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查看全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

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用益物权性和其生产要素特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能够活跃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农户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是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的。采取转让方式流转...查看全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

律师分析: 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用益物权性和其生产要素特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能够活跃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农户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是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的。采取...查看全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案件?

律师分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土地使用权的范畴,发包人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是向承包人发包土地的前提条件。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内涵是承包人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查看全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案件

律师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土地使用权的范畴,发包人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是向承包人发包土地的前提条件。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内涵是承包人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