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的教唆罪怎么判

律师回答
摘要:教唆他人杀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不论行为人的积极程度和主观意愿。然而,对于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的教唆杀人行为,由于其认知和意志控制能力的限制,不仅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还不能从轻处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不论是否实际被杀,都构成犯罪,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教唆他人杀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如果教唆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
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杀人,由于杀人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杀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延伸阅读
教唆罪的刑事责任及量刑准则
教唆罪是指故意诱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属于一种共同犯罪形式。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教唆罪的刑事责任及量刑准则如下:教唆他人实施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追究教唆人与实施人的共同犯罪责任。根据实施的具体情节和后果,教唆罪的刑罚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量刑。一般情况下,教唆罪的刑期较轻,但如果教唆导致严重后果,如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刑期将相应增加。此外,法庭还会考虑教唆人的主观恶性、悔罪表现等因素来决定刑期的具体长短。总之,教唆罪的刑事责任及量刑准则是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确定的,法院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公正的判决。
结语:教唆他人杀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于教唆行为人的行为不积极、作用不大且主观愿望出于善意的情况,可不以犯罪论处。然而,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杀人的情况下,由于其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杀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不仅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刑罚为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就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唆罪是一种共同犯罪形式,根据具体情节和后果,教唆罪的刑罚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量刑。法庭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故意杀人的教唆罪如何判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的教唆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刑罚,以及教唆是否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同时,法律规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查看全文

教唆算故意杀人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自杀是故意杀人罪么

法律分析:如果教唆行为人所实施的教唆行为对自杀行为作用不大的,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杀人算故意杀人罪吗

法律解析: 教唆他人杀人是可以以故意杀人罪定罪的。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杀人算故意杀人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他人杀人是可以以故意杀人罪定罪的。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杀人算故意杀人罪吗

法律解析: 教唆他人杀人是可以以故意杀人罪定罪的。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查看全文

教唆故意伤人罪怎么判

教唆犯罪的处罚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教唆未成年人的处罚要更重。教唆犯罪的量刑应考虑被教唆人的犯罪情节,如教唆伤人罪则判处故意伤害罪。教唆他人犯罪要以实际犯罪名论处,胁从者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数罪并罚。故意伤...查看全文

教唆杀人怎么判

法律分析:行为人教唆他人故意杀人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的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教唆是否属于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罪行。教唆他人犯罪也属于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受相应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罪的人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受罚,对未实施犯罪的被教唆者,教唆犯罪者可获减轻处...查看全文

教唆自杀罪怎么判

法律分析:一、教唆自杀罪怎么判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教唆自杀罪,如果教唆他人自杀,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我国学者的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教唆他人...查看全文

教唆自杀是否算故意杀人

法律解析: 教唆自杀也算故意杀人,因为在主观方面,当事人对于死亡人的死亡具有促进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教唆自杀是否算故意杀人

法律解析: 教唆自杀也算故意杀人,因为在主观方面,当事人对于死亡人的死亡具有促进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教唆自杀是否算故意杀人

法律分析:教唆自杀也算故意杀人,因为在主观方面,当事人对于死亡人的死亡具有促进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杀人怎么判?

教唆他人杀人都按故意杀人罪判决。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如果教唆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教唆犯对象错误

一、故意杀人的教唆罪如何判 1、行为人犯故意杀人的教唆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行为人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情况下,对于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自杀怎么判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教唆自杀罪,如果教唆他人自杀,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根据我国学者的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教唆他人自杀或者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不论是否产生自杀后果...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自杀怎么判

律师分析: 教唆他人自杀是一种极其卑劣的犯罪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权,同时也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底线。在我国刑法中,教唆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最高刑罚的范畴之一。如果被告人确实存在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并能够被证明对死...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自杀怎么判?

法律解析: 教唆他人自杀是一种极其卑劣的犯罪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权,同时也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底线。在我国刑法中,教唆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最高刑罚的范畴之一。如果被告人确实存在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并能够被证明对死...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自杀怎么判?

律师解答: 教唆他人自杀是一种极其卑劣的犯罪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权,同时也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底线。在我国刑法中,教唆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最高刑罚的范畴之一。如果被告人确实存在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并能够被证明对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