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自伤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拒绝、逃避服兵役构成犯罪,必须在战时发生且情节严重。拒绝服役包括拒不服兵役和抗拒服兵役,逃避服役可通过伪装等手段。情节严重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或以暴力、威胁方式拒绝服役。本罪主体为年满18周岁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常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根据兵役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下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应征公民服兵役,是兵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民拒绝、逃避服兵役,是对兵役管理制度的侵犯。
(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若在平时则不构成本罪。所谓“战时”,即战争时期。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战时与否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武装力量是否处于战时状态的职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本法第451条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过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2、必须具有拒绝、逃避服兵役的行为。拒绝服役,是指拒不接受服兵役。包括拒不服兵役和抗拒服兵役。逃避服役,是指以某种行为或虚假理由躲避服兵役。手段多样,如自伤身体,雇用或让他人冒名顶替;装病、装残及伪装其他身体不合格条件等。
3、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可见,情节严重与否,是划分本罪与非罪的标准。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组织、煽动他人拒绝、逃避兵役;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绝服兵役等等。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主体一般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延伸阅读
结语:拒绝或逃避服兵役是对兵役管理制度的侵犯,构成本罪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在战时发生的拒绝或逃避服役行为,且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本罪的主体为年满18周岁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通常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战时自伤罪既遂的相关法律规定

战时自伤罪的刑罚与认定标准: 战时自伤罪既遂,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认定时需区分自伤与误伤,分析行为人的目的,排除骗取荣誉或掩盖失误的情况。此外,行为人可能与其他违反军人职责罪竞合,采取自伤...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时违抗命令、战时临阵脱逃、违令作战消极等犯罪时,可能会采取自伤身体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如行为人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自伤身体,以此来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或者行为人在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时自伤身体,以...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时违抗命令、战时临阵脱逃、违令作战消极等犯罪时,可能会采取自伤身体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如行为人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自伤身体,以此来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或者行为人在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时自伤身体,以...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时违抗命令、战时临阵脱逃、违令作战消极等犯罪时,可能会采取自伤身体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如行为人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自伤身体,以此来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或者行为人在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时自伤身体,以...查看全文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包括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以及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贩卖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为国家文物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倒卖国家...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三十四条 战时自伤身...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量刑规定?

法律分析:战时自伤罪的量刑规定是,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就可构成该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五...查看全文

我国反战时造谣煽动罪的相关法律法规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量刑规定和企业法人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处罚程度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企业法人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和其他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数额...查看全文

擅自发行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发行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处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刑法中关于战时自伤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法中关于战时自伤罪的量刑规定: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查看全文

中国关于战争时期自伤罪刑罚的规定

中国对战时自伤罪的量刑标准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违抗命令罪的量刑标准是对作战造成危害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重大损失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战时违抗命令行为只要...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已遂判多久?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战时自伤罪的量刑根据中国刑法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犯罪行为涉及危害国家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都属于犯罪行为,但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被视为犯罪。...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的定罪量刑?

法律分析:战时自伤罪的定罪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就可构成该罪,应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对战时自伤罪的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对战时自伤罪的处罚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查看全文

战时自伤罪判刑最新规定?

根据《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规定,犯战时自伤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来判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战时自伤罪是指军人战时通过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查看全文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构成违令作战消极罪的判刑标准和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相关规定。违令作战消极罪是指指挥人员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并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若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战时违抗命令罪...查看全文

确定战时自伤罪的定罪标准

战时自伤罪的定罪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指的是军人违反职责犯罪,主体必须是现役军人,其他人不构成该罪,且必须通过自伤来逃避军事义务。...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对应该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四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