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抗诉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刑事抗诉的范围包括:(一)对认定事实或采信证据错误导致定性或量刑明显不当的刑事判决提出抗诉;(二)对适用法律错误、量刑明显不当、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判决明显不当的刑事判决提出抗诉;(三)对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影响公正判决或裁定的行为提出抗诉;(四)对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影响公正判决或裁定的提出抗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刑事抗诉的范围包括:
(一)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方面确有下列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和支持抗诉:
1、刑事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有错误,导致定性或者量刑明显不当的。
2、刑事判决或裁定采信证据有错误,导致定性或者量刑明显不当的。
(二)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或裁定在适用法律方面确有下列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和支持抗诉:
1、定性错误,即对案件进行实体评判时发生错误,导致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混淆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造成适用法律错误,罪刑不相适应的。
2、量刑错误,即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量刑明显不当的。
3、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所作判决、裁定明显不当的。
(三)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公正判决或裁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和支持抗诉:
1、违反有关回避规定的;
2、审判组织的组成严重不合法的;
3、除另有规定的以外,证人证言未经庭审质证直接作为定案根据,或者人民法院根据律师申请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和合议庭休庭后自行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没有经过庭审辨认、质证直接采纳为定案根据的;
4、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的;
5、具备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而作出有罪判决的;
6、当庭宣判的案件,合议庭不经过评议直接宣判的;
7、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影响公正判决或裁定的。
(四)审判人员在案件审理期间,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影响公正判决或裁定,造成上述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和支持抗诉。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刑事抗诉的范围包括认定事实、采信证据方面的错误,适用法律方面的错误,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以及审判人员的不当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和支持抗诉,以确保公正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二十六条 对于在审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人民陪审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法抗诉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抗诉条件,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并且抗诉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查看全文

新刑事诉讼法抗诉的条件是什么?

1、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主要证据不足;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一、行政裁定书申请再申的条件是什...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抗诉条件包括什么?

律师分析: 1、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2、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决无罪或改变事实认定,造成错误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诉...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则抗诉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则抗诉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则抗诉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规则抗诉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查看全文

根据刑事诉讼法,抗诉期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抗诉期限和一审审限。抗诉期限为不服判决的十日,不服裁定的五日。一审审限为公诉案件一般在两到三个月内宣判,自诉案件在六个月内宣判。对于特殊情况,延长期限需要上级批准。被羁押的被告人适用不同的规定。...查看全文

刑事抗诉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抗诉的条件是:一.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如具有下列情形: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质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的。2.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抗诉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是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如果对案件判决不服的,是可以申请再审或者抗诉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立案标准的性质: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实事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条件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5、其他条件...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是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的条件为: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批捕条件是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分析: 立案标准的性质: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实事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立案标准的性质: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实事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条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条件是: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4、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的抗诉规定

刑事抗诉规定要求法院在一个月内立案,组成合议庭审理检察院提出的刑事抗诉案件。如果检察院在开庭前撤回抗诉,法院应准许。被抗诉的原审被告人不到庭时,法院应中止审理,待原审被告人到达后恢复审判。...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检察院抗诉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据此,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发现或者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审判机关依法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自诉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自诉的条件:该案件是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以及司法解释,逮捕羁押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逮捕的条件是: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