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破坏正在使用的通信光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过失损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并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公共信息无法发布、节目无法播出、传输网内设施无法使用等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有本罪的人将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过失损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并造成以下严重后果,将会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如果造成救灾、抢险、防汛和灾害预警等重大公共信息无法发布,因此导致排除险情或疏导群众的工作无法进行,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财产损失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引起严重社会恐慌、社会秩序混乱的后果;(二)如果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中直接关系节目播出的设施无法使用,或者信号无法播出的后果;(三)如果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三小时以上,或者地市(设区的市)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十二小时以上,或者县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四十八小时以上,并且信号无法传输的后果;(四)如果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如果情节较轻,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一、破坏通信光缆如何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破坏正在使用的通信光缆,涉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根据具体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严重后果,不限于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结合本罪的特点,综合案件情节,如破坏的通讯设备的性质、严重程度,通讯中断的性质、时间长短、影响面以及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等,全面考虑确定。
延伸阅读
结语:犯有本罪的人将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过失损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并造成严重后果,将会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破坏正在使用的通信光缆,涉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根据具体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及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的认定条件。根据《刑法》规定,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认定需满足两个条件: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过...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法律...查看全文

中国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

法律分析:中国《刑法》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主旨是: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情节较轻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该罪行侵犯了与通讯相关的公共安全,主要表现为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和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对公共安全造成...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如何处罚?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处罚?

法律分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处罚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造成救灾、抢险、防汛和灾害预警等重大公共信息无法发布,因此贻误排除险情或者疏导群众,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查看全文

最新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法律分析:最新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罚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查看全文

新刑法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

新刑法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损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中直接关系节目播出的设施无法使用,信号无法播出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成立本罪,犯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造成以下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造成救...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有什么标准?

法律解析: 刑法中规定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主观方面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有什么标准?

法律解析: 刑法中规定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主观方面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有什么标准?

法律分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过失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是考虑到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没有故意的意思。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如何处罚的?

过失损坏广电、电信设施罪:过失犯者可判3-7年有期徒刑;情节轻者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该罪行为:过失损坏广电、电信设施,导致公共安全受损。行为人应预见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避免而未预见。如非故意或过失,属意外事件,不构成...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如何处罚的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标准是:过失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查看全文

什么是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个罪名侵犯的客体是与通讯相联系的公共安全,主体是一般主体...查看全文

什么是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查看全文

什么是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怎么处罚量刑?

法律分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处罚量刑规定是: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构成该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对行为人主观上的要件是要求过失的心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