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规定的12种严重违规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保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12种严重违规行为,包括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买卖、转送或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等。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将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根据《保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违反保密法规定的12种严重违规行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保密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违反保密法的12种严重违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那些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将督促其所在机关或单位予以处理。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家秘密的保护,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警示案例」《保密法》规定的12种严重违法行为及泄密案例

网约车司机想要合规运营,但是平台却打起了司机的主意,司机咨询平台后,平台回复可以帮助代办营运证,但是要司机代办费5000元,但是当地管理部门却表示,办理营运证是免费的,那么平台收取司机的代办费合理吗?&nb...查看全文

保密法第48条中规定的十二种严重违规行为是什么

律师分析: 保密法是我国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法律。其中,第48条规定了十二种严重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行为:1.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2.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3.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4.破坏国家秘...查看全文

严重违规行为处罚规定

货运车辆超载将受到警告或者二十至二百元的罚款处罚,而超过核定载质量的车辆将面临二百至五百元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物必须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并且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查看全文

保密法第48条中标准的十二种严重违规行为是什么

律师解答: 保密法是我国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法律。其中,第48条规定了十二种严重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行为:1.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2.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3.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4.破坏国家秘...查看全文

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查看全文

干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界定标准

对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对于严重的违纪行为,可以给予公职人员的处罚措施包括开除职务、撤销职务等。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查看全文

严重违规行为涵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社会关系的行为。其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但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违反道德,也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严重的一种,需承担刑事责任。对所有违法行为,都应依法处理并可能受到法律...查看全文

新交规七种扣12分的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成品油消费税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等七种成品油时交纳的消费税。2012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工作人员透露,消费税改革中或将试点在加油站对消费者征收成品油...查看全文

新交规七种扣12分的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成品油消费税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等七种成品油时交纳的消费税。2012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工作人员透露,消费税改革中或将试点在加油站对消费者征收成品油...查看全文

公务员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界定标准

对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对于严重的违纪行为,可以给予公职人员的处罚措施包括开除职务、撤销职务等。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查看全文

哪些行为违反保密法规定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总会存在一些需要大家共同保护的秘密,比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家秘密的保护,因为一旦泄密,将会对国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那么大家知道哪些行为违反保密法规定吗?接下来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查看全文

违反公司保密规定的行为

泄露公司机密是违法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罪是相应的法律罪名。根据我国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者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保护商业秘密对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泄露...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界定标准

对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对于严重的违纪行为,可以给予公职人员的处罚措施包括开除职务、撤销职务等。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界定标准

对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对于严重的违纪行为,可以给予公职人员的处罚措施包括开除职务、撤销职务等。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查看全文

严重违规驾驶行为如何界定?

本文讲述了危险驾驶罪的超员立案标准和相关规定。根据刑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罚款金额在200元至500元之间。同时,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罚也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因此,...查看全文

严重违规超载行为将受到何种处罚?

公路客运车辆超员载客或违规载货将被处罚,罚款金额在200元至500元之间;若运输单位车辆存在超员载客行为,主管人员将面临2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2条的规定,货运机动车超载或违规载客也会...查看全文

严重违反国家秘密泄露规定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刑罚规定: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将酌情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严重违规行为?

严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而定,包括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和其他情形。处理方式包括依法办理离职手续、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偿金、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等。...查看全文

员工严重违规行为5条?

律师解答: 影响生产秩序及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1,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或其它也非法经营活动者。 2,借用公司名义承揽业务谋取私利者。 3,非法收授商业贿赂或者回扣者。 4,非法煽动罢工、怠工,影响生产秩序者。 5,非法携带或拥有危险...查看全文

员工严重违规行为5条?

法律解析: 影响生产秩序及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1,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或其它也非法经营活动者。 2,借用公司名义承揽业务谋取私利者。 3,非法收授商业贿赂或者回扣者。 4,非法煽动罢工、怠工,影响生产秩序者。 5,非法携带或拥有危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