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是否违法?

律师回答
摘要:不经同意挪用他人钱财属于违法行为,侵占罪侵占数额2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被侵占之物是否在行为人的实际控制之下,而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对象、主体和客观表现等方面。任何未经允许挪用他人财产的行为可能构成侵占罪,原财产所有者可以提供证据起诉。
一、不经同意挪用他人钱财属于违法行为吗?
不经同意挪用他人钱财属于违法行为,侵占罪侵占数额2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私自挪用20万以上,达到数额巨大标准,可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认定标准
(一)、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二)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人财物,且包括不动产;
2、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贪污罪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4、刑事诉讼不同。贪污罪是公诉案件。侵占罪是自诉案件。
任何通过合法方式获得的财产,在没有获得本人允许时,不得处分该财产,对于不经过他人允许就支配或者是霸占其财产的行为,可能会构成侵占罪。只要原本的财产所有者,能证明对方确实是在没有经过自己允许的前提之下,就处分自己财产的证据,那么就可以起诉。
延伸阅读
结语:侵占他人财物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私自挪用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可构成侵占罪。侵占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为2万元,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以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被侵占之物是否在行为人实际控制之下,而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对象、犯罪主体和刑事诉讼方式等方面。任何未经允许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占罪,原财产所有者可提供证据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反洗钱资金监测职责,可以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获取所必需的信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应当提供。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定期通报反洗钱工作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反财产所有权原则的行为认定

侵占罪: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数额大且拒不交还者,按刑法规定处罚。数额较大者可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2-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依法处理他人财物代为保管、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有的行为。...查看全文

违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私自查询他人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侵犯他人权益,违反法律规定,涉及传播行为更为严重。提供或出售个人信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追踪他人违法行为是否违法?

未经他人授权,在他人车辆上安装定位器、跟踪他人行踪、监视住所、窃听、拍摄私生活等行为都侵犯了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GPS定位器可以远程定位、追踪、监听目标位置和声音,但需经过授权使用。手机LBS基站定位技术可对手机进行定位,无需G...查看全文

侵犯他人财产权是否违法?

强拆损坏他人财物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和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犯罪者将受到刑事处罚和赔偿责任;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追诉标准包括损失金额、毁坏次数、纠集人数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追诉期为五年到十年,根据刑法规定。...查看全文

违反财产法律法规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为己有公司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数额较大的职务侵占罪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以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该罪行需被告发才...查看全文

打击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违法行为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构成侵占罪,侵占罪与非法占有的区别在于对财物的控制状态和目的不同。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他人财物的所有权、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查看全文

违反保护他人隐私法的行为

故意暴露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也违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泄露他人隐私可能构成民事侵权、治安管理处罚,甚至触犯刑法。《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了个人隐私的保护和违法行为的处罚。此外,18岁以下的人同样享有隐私权,未...查看全文

抖音评论他人违法行为是否违法?

在抖音上发布具有正常性的评论并不违法,但网络侵权行为通常是违法行为。如果评论涉及贬低、侮辱、诽谤他人名誉的行为,且被第三人知道,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则可能构成名誉侵权。处理办法包括向抖音客服举报或报警处理,也可以选择去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违反条例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违反条例是违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反法条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但违反的是法规,条例是属于法规,由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机关制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查看全文

违反协议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公司强迫员工签订协议不合法,应由双方协商一致签署。普通员工无需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除非接触商业秘密或是高级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需注意身份证件真实性、条款明确约定且符合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一般签一年,也可三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或6...查看全文

违反委托书规定的行为是否违法?

使用假冒委托书从事诈骗活动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处以拘留和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果数额较大,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查看全文

违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偷存他人私密照片

偷存他人私密照片涉嫌侵犯隐私权,违法行为。个人被侵犯隐私可通过搜集证据报警、协商或起诉维权。侵犯他人隐私将受行政处罚,如拘留或罚款;严重情况将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和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规定,个人享有隐私...查看全文

打电话给他人是否为违法行为?

连续打电话给别人干扰其正常生活属于违法行为,可能受到治安处罚;每天打40-60个电话连续2-3天会被封号,第一次可解封,第二次则被列入黑名单。...查看全文

进行他人抽血是否违反法律法规?

找人代替体检可能违反相关规定,存在法律风险。地方政策禁止弄虚作假或代替体检,一旦发现将取消资格。隐瞒身体情况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责任。根据《劳动法》,违反法律规定或采取欺诈手段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有效。劳...查看全文

违反车辆所有权规定的行为法律解析

私自出售别人的车辆可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拒不退还的将受处罚,数额较大者可判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更重刑罚。盗窃车辆后出售可能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或有特定情节者将受处罚,刑期可...查看全文

违反法律规定扣押他人身份证的违法行为是什么?

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是违法行为,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非法扣押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强行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证。非法扣押行为包括个人和单位,主要界限是是否有法定扣押权和是否采取强制性扣留行为。居民身份证...查看全文

放单行为是否违反法律?

放单违法。放单是一种破坏市场行为的手段,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属于违法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补习班违法吗 补习班...查看全文

接受他人输血行为是否违法?

替人验血可能不违反法律,但存在法律隐患。根据《中华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伪造、变造或买卖公文、证件等行为可被处罚。劳动合同中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部分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确认。因此,替人验血属于造假行为,严重时可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辱骂他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言语攻击构成犯罪,可受治安处罚,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写恐吓信、公然侮辱、捏造诽谤、诬告陷害、威胁侮辱证人及其亲属、多次干扰他人生活、侵犯隐私等行为都可受处罚。而根据《刑法》第293条,随意殴打、追...查看全文

违反婚姻誓言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婚外性行为不违法,只有重婚才是犯罪。重婚包括两种情况:未解除婚姻再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即使未登记结婚,也可能构成重婚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