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和未遂的量刑标准一样吗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探讨了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刑罚标准和区别。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愿放弃犯罪并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刑罚;犯罪未遂则是指行为人未能完成犯罪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刑罚。两者的发生时间、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和行为结果都有所不同。在犯罪未遂中,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能得逞;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犯罪。此外,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量刑上也有所不同。对于犯罪未遂,
一、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刑罚标准相同吗?
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刑罚标准存在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还有哪些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
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三、犯罪未遂的辩护词应该怎么写?
(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二)前言
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
(三)辩护理由
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
(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
(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性质根本就不一样,因为犯罪中止是当事人自己放弃的犯罪,但对于未遂犯,当事人在实施犯罪的整个过程中从来就没想要放弃犯罪,所以对于未遂犯,还是应该适当的进行刑事处罚的。
延伸阅读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这两种形态在主观方面有所不同,犯罪未遂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犯罪中止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在客观方面,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犯罪中止则未实行犯罪。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犯罪中止则未实行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结语: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刑罚标准存在差异。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还有发生的时间、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和行为结果等方面的区别。犯罪未遂的辩护词应该写明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并且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
法律依据
刑法\t第三百一十六条\t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04-13)\t第六条\t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实施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分别以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抢夺罪等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11-11)\t第七条\t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18号)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一样吗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不一样。犯罪未遂的原因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主动放弃。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量刑是一样的吗?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不同形态,在刑罚方面存在差异,但均属于犯罪。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中止犯则需根据未造成损害的程度来减轻或免除处罚。在时空范围、犯行和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方面,中止和未遂存在差异。中止发生在犯罪实行...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是一样的吗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是不一样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量刑区别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虽然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均未达到既遂状态或者没有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但行为人在其犯罪行为停止下来之前,主观上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客观上也已经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量刑标准?

律师分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1.时间条件: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犯罪行为一旦完成,也就是犯罪既遂后就不能再成立犯罪中止。 2.主观...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量刑标准

法律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1.时间条件: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犯罪行为一旦完成,也就是犯罪既遂后就不能再成立犯罪中止。 2.主观...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两者都是未完成形态,但是未遂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中...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律师分析: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两者都是未完成形态,但是未遂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中止是自动防止犯罪。同时二...查看全文

盗窃罪中犯罪未遂量刑标准

盗窃未遂者可从轻处罚,但以下情形应追究刑事责任:盗贼以巨大财物或珍贵文物为目标,或情节严重。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入户、携带凶器、扒窃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盗窃国家三级文物处同样刑罚。罚金应在1千元以...查看全文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刑法是怎么标准的?

律师解答: (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刑罚规定

未遂犯和中止犯在刑法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未遂犯是指由于意外原因未得逞的犯罪行为,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刑罚问题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不同点在于发生时间、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行为结果和刑事责任。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未遂是因为意外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犯罪中止要求彻底放弃犯罪,而未遂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对于中止犯,未造成损害的应...查看全文

未遂犯罪量刑标准?

律师分析: 未遂犯罪没有具体处罚标准,根据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查看全文

预备犯和中止犯量刑标准

犯罪预备可以成为中止犯吗 犯罪预备可以成为中止犯,只要在犯罪预备的同时而中止了犯罪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以中止犯来进行处罚。1、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1.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_x000D_ 2.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

律师分析: 1.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

法律解析: 1.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判刑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中...查看全文

会怎样区分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无法完成犯罪,而犯罪中止是因为行为人自愿停止犯罪。两者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意愿。...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了解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首先需要清楚二者的构成要件:一、犯罪未遂——欲达目的而不能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