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信息罪的最新判例及司法解释

律师回答
摘要: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等行为,不仅个人可能被判刑,单位也将面临罚金,并对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等行为,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并对单位和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3、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处罚。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延伸阅读
买卖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规定和审判标准
买卖个人信息犯罪是指以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个人信息为手段,牟取非法利益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买卖个人信息犯罪,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审判买卖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时,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犯罪目的、犯罪后果等因素,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此外,法院还将考虑被告人是否主动退赃、是否有立功表现等因素,对判决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买卖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规定和审判标准的严格执行,有助于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结语: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将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也将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处罚。对单位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处罚。这些法律规定的严格执行将有助于维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九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最新司法解释及实践案例

侵犯著作权的严重情况将受到刑事处罚。涉及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传播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传播录音录像制品,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故意破坏著作权保护措施等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查看全文

了解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最新判例及司法解释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判刑标准及立案条件。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刑期为3年以上到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严重后果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立案条件包括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弹药,非军用枪...查看全文

最新解释及实例"

强制措施变更是指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变化改变原有强制措施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期间情况变化时,应撤销或变更原有强制措施。在押被告人在侦查、起诉、一审和二审期间无法按规定时间完成程序时,可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查看全文

涉及打牌合伙诈骗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和判例

合伙诈骗在有赌注的打牌活动中构成诈骗罪,一般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查看全文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最新判例及司法解释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分为三种,包括偷逃应缴税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相应罚金;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查看全文

最新司法解释及审判实践

这段内容介绍了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情况。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手段非法集资,涉及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就应予追究刑事责任。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根据集资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查看全文

卖婬的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组织卖淫罪做出了司法解释规定:以招募、雇佣、纠集等手段,管理或者控制他人卖淫,卖淫人员在三人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查看全文

倒卖武器装备罪的最新判例和司法解释是什么?

倒卖武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卖、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查看全文

遗弃罪的司法解释及判例分析

遗弃罪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家庭成员平等权利、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且有抚养能力的人、故意拒绝扶养。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且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方可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最新解释及案例分析

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权利,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立案审理自诉案件。...查看全文

审判失职罪司法解释及量刑建议:最新案例分析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既遂的具体量刑标准是: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倒卖文物罪司法解释最新

国家对于文物保护采取了严格的法律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将受到刑事处罚。同时,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等行为也将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对于这类案...查看全文

通信自由罪最新司法解释

最新侵犯通信自由罪量刑标准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次数多或数量大、严重妨害他人工作生活或身体精神、涉及涂改信件内容或侮辱他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最高法最新指引

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但一方可以通过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证据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法院应综合考虑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和其他相关证据来判断合同是否成立。若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但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法院应...查看全文

最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全解析

《关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都构成犯罪。同时,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从重处罚,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以扩大犯...查看全文

组织卖淫罪行的最新司法解释

卖淫组织犯罪行为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判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行为,将依法从重处罚。若犯罪行为涉及杀害、伤害、强奸、绑架等,将根据数罪...查看全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五个角度准确认定“情节严重”,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同时指出设立网站侵犯个人信息可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该解释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查看全文

最新!2021年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及司法实践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符合司法解释列出的具体情形,如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条以上的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财产信息;非法出售500条以上的住宿信息;或非法买卖5000条以上的其他公民个人信息,即可立案。...查看全文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司法解释

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政府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执政、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公开信息拓宽了参政议政渠道,加强了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促进了廉洁政府建设,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查看全文

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最新版)

买卖真实的国家机关证件罪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刑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外贸易法》、《森林法》和《核出口制条例》,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都将受到刑事追究,涉及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