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人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法人资格但能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它与法人的区别在于责任由设立人或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它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享有并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一、什么是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法人资格但是能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非法人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其基本含义是指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未经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为实现某种合法目的或以一定财产为基础并供某种目的之用而联合为一体的非按法人设立规则而设立的人的群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二条规定,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二、非法人组织包括哪些
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4、经民政部门批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
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6、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7、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8、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9、符合本条规定的其他组织。
三、非法人组织有哪些特征
1、非法人组织是一种组织体,而不是自然人,这是非法人组织和法人的相同之处;
2、非法人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非法人组织与法人的最大区别在于,非法人组织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非法人组织的责任最终是由设立人或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而法人的设立人或者出资人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3、和法人一样,非法人组织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非法人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享有并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延伸阅读
结语: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法人资格但能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社会组织。它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未经法人登记,但能实现特定合法目的或以一定财产为基础的群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二条规定,非法人组织是不具备法人资格但能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非法人组织的特征是:作为一种组织体,不具备法人资格;责任由设立人或出资人承担;能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享有并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一百零三条 非法人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登记。
设立非法人组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间谍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间谍组织和代理人需经国家安全部门确认,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间谍行为及其处罚标准。间谍罪包括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以及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构成间谍罪者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处罚,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间谍...查看全文

非法人组织的特点

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性要件是依法成立并经核准登记,拥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财产和经费。虽然非法人组织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但在经营活动中,其财产或经费可以用于清偿债务,如不足则由出资人或设立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查看全文

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的不同点

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的区别在于:法人组织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和法人人格,享有权利和义务;非法人组织是未经法人登记的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社会组织,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相关活动。...查看全文

非营利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非营利法人是指为了公益目的或其他非营利目的而成立的组织,不会向出资人、设立人或会员分配其所得利润的组织。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在我国,事业单位不适用《公司法》,而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营利性的法人,...查看全文

法人与非法人组织的相同点

本文介绍了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共同特征以及法人的权利。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同的,最主要的区别是法人企业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而非法人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的职权包括代表公司签订合同、发行债券、股票等,以及代表法人从事...查看全文

个人非法放贷的定义与特点

非法放贷构成犯罪,判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特别巨大的,判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取决于是否违反规定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如果符合规...查看全文

恐怖活动组织的定义及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明确了恐怖活动组织的定义和危害性。恐怖组织具有多人性、明确犯罪目的、强组织性、稳定性和严重危害性的特征。该法规定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人员进行追究。尽管当前社会相对和平,但恐怖活动组织的残暴...查看全文

非法人组织与法人组织的区别

非法人组织的特征和分类分析。非法人组织必须依法设立,具有稳定性的人合组织,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能拥有财产,成员承担无限责任。分类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区别在于组织形态和权限,法人具有独立的法人...查看全文

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的差异

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在法律地位、定义含义和权限上存在区别。法人企业是指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相对而言,非法人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民事责任由个人或分支机构承担。法人的存在减轻了自然人的负...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定义与特点

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上是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管理秩序,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查看全文

非法聚集罪的定义与特点

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的主旨是指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社会秩序的客体,多次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的客观要件,以及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要求。对于该罪的处罚,...查看全文

营利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是股东会,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具备独立财产和权利,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和参与决策的权利。法人的构成需要依法成立、具备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并能单独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机关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机关法人是指具备法人条件的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包括政府机关、法院等。其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经费由国家预算拨给,不得从事商业经营。我国的机关法人包括政府、法院、党委机关等。临时机构和改革后的公司不属于机关法人,但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查看全文

社团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社会团体法人是人民群众自愿组织的非生产经营社会组织,以人的组合为基础。工会、妇联、学联、学会等都属于此类组织。一般情况下,社团需要登记才能取得法人资格,登记机关是民政部门。但在特定情况下,无需登记即具备法人资格。...查看全文

公共组织的特点

具有以下特征:(1)组织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定行为关系的集合;(2)组织有某种特定的目标;(3)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活动方式;(4)组织有其内在的价值观;(5)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机发展。 公共组织的特点包...查看全文

人格权的定义与特点

人格权的特征和包含的权利。人格权具有主体普遍性,仅自然人享有,且公民平等。其权利内容广泛,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人格权是人的基本权利,相对于具体人格权而言,是基本权利。人格权包括财产权,自然人享有生...查看全文

准据法的定义与特点

准据法是国际私法中的特殊法律范畴,具有以下特点:必须是通过冲突规范所援引的法律;能够具体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一般是根据冲突规范中的系属和具体情况确定的。...查看全文

非法人组织的特征有哪些?

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性要件是依照法定程序设立,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或经费,但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相比之下,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非法人组织的财产...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与特点

这段内容指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包括个人和单位两种情况。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或者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达到30户以上,单位非法吸...查看全文

非职务类违法犯罪的定义与特点

非职务犯罪行为的罪名数不胜数,难以一一列举,只要不是职务犯罪的,就属于非职务犯罪行为。职务便利类犯罪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挪用等行为;滥用职权类犯罪是以违规的越权行为为特征;疏于职务类犯罪是指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放弃履行职责。国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