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仍需承担案底?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措施,前者是为了调查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不会留下案底;而后者是一种行政处罚方式,有可能留下案底,但期限较短。
如果已经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撤销的,是不会有案底的。
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是对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暂时性剥夺人身自由进行调查的手段,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为三天,对属于结伙、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延长拘留期限至三十天(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相关规定),在刑事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进行侦察如认为犯罪证据确凿应当保送检察院批捕。
对于证据不足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刑事处罚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予以解除刑事拘留,就是说释放,视情况而定也可以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也就是说被刑事拘留以后有可能会有案底(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但是还有条出路就是无罪释放,这样是不可能留下案底的。
所以,只是刑事拘留是不会有案底的。
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
1、性质不同
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保障性措施,是一种诉讼行为,其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制裁,其目的是惩罚和教育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2、法律根据不同
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的;行政拘留则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而采用的。
3、适用对象不同
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两者有着罪与非罪的界限。
4、羁押期限不同
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日。
延伸阅读
结语: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强制措施。刑事拘留是为了调查犯罪嫌疑人的手段,而行政拘留则是为了惩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为三天,可以延长至三十天,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为十五天。如果证据不足或情节轻微,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解除刑事拘留,释放嫌疑人。因此,只有刑事拘留是不会留下案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仍会有案底?

自诉案件和解后不会被判刑,不留案底;公诉案件和解后需要判刑,会留案底。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检察院可决定不起诉,不经法院审判,不判刑,不留案底。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有助于掌握犯罪信息、制定政策、防控犯罪,同时保障犯罪人员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仍需判刑?

刑事和解:达成和解后仍需判刑,但量刑会考虑从宽处罚。刑事自诉案件可撤销起诉,免除刑罚;刑事公诉案件可减轻处罚,但不可免除刑罚。和解后案件撤销视具体情况而定:轻微犯罪可不起诉;严重犯罪需追究刑责,但可减轻处罚;自诉案件可撤销起诉。...查看全文

刑事和解后是否仍会有案底?

如果刑事和解后,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当事人会有案底什么是刑事和解:一、进行刑事和解的阶段(时间)有人认为,我国的刑事和解可以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在侦查、起诉、审判各个诉讼阶段进行。我国的刑事和解在审查起诉阶段进行较为适宜,在侦...查看全文

打架刑事案件和解后仍有案底吗?

打架斗殴若未造成人员伤亡,经公安机关调解处理不会有案底。若造成人员伤亡,则构成故意伤害罪,会留下案底。若打架斗殴造成恶劣影响,属于寻衅滋事,也会留有案底。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均会留案底,但前者是对犯罪嫌疑人的暂时性剥夺人身自由进行调...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和解书签发后,罪犯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和解制度引入后,犯罪嫌疑人和被害者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并取得受害者谅解,司法机关可以从宽处罚。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故意伤害罪构成后,如果双方和解,公安机关可以建议从宽处理,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从宽处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从...查看全文

解决刑事案件后是否仍需判刑?

刑事和解:和解后判刑仍然存在,但可考虑从宽处罚。刑事自诉案件和解可撤回起诉,不需坐牢;刑事公诉案件和解可减轻处罚,但不免除刑罚。刑事案件和解后能否撤案需具体情况而定:犯罪轻微可不起诉;犯罪较重需追究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自诉案件...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仍会被记录在案?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个人被警方立案调查,派出所必须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不起诉,即使案件情节轻微。当事人之间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属于从轻处罚情节。对于检察院不起诉的,因是无罪处罚,不会留案底。如果...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和解后会有案底吗

1、如果是自诉案件,即是指不经过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和解后原告撤回起诉,案件没有经过法院实体审判,不会被判刑,也就不会留有案底。 2、如果是公诉案件,对于...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和解案:是否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肇事逃逸和解撤案不能免除扣分,因为扣分是行政处罚,不可免除。肇事逃逸可能导致刑事责任,但和解后可以从宽处理。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肇事逃逸,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免除刑罚。交通事故后逃逸,无论是否构成犯罪,都会扣除12分,且可能面临罚...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赔偿后是否仍需服刑?

刑事案件赔偿不影响是否判刑,只是促进和解。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包括报案、公安初查、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包括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和属于管辖范围。...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需要判刑?

刑事和解是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方法,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刑罚。根据具体情况,刑事自诉案件可以达成和解并撤回起诉,而刑事公诉案件达成和解只能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个人诈骗和解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后与被害人和解并赔偿,仍需承担刑事责任。因为诈骗罪是非法占有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较大财物的犯罪行为。私下和解不影响公诉机关依法追诉该罪,诈骗行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私了后是否仍需受审?

刑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时不能私了,私了需判刑。但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悔罪并赔偿、道歉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自愿和解可实现。刑事案件有追诉期限,超过期限不可判刑,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算。不认罪不影响法院判刑,有其他证据可定罪。刑事案...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案件调解后,当事人是否仍需服刑?

寻衅滋事罪不能通过调解来解决,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当事人只能就民事部分进行调解,调解结果可能会影响量刑。寻衅滋事罪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危害后果、次数、场所、社会影响、作案对象等方面,量刑会根据这些情节在法定刑幅度内确...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可以撤案?

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可以撤案,要依据具体的案情而定,具体如下:1、刑事案件进行和解的,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的,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的,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2、刑事案件和解后,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但犯罪...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是否有案底?

免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没有案底。免予刑事处罚只是不对被告人判刑,但并不免除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轻微犯罪情节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可能会采取其他非刑罚性处置措施。无论是否免刑事处罚,只要构成犯罪,就会留下案底。...查看全文

轻伤案件调解后是否仍需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方谅解不直接导致无罪释放,但可以从宽处理。刑事诉讼法引进了刑事和解程序,对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犯罪嫌疑人悔罪并赔偿被害人,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从宽处理,甚至作出不起诉决定。...查看全文

打架刑事案件私了后是否仍需判刑?

打架刑事案件私了是否还判刑,一般因情况而定:公诉案件不能私了,私了也需判刑;但若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赔偿损失、被害人谅解,可和解,不追究刑事责任。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可从宽处理,法院可从宽处罚。公安机关可提请检察院审批逮捕,时间灵活...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立案后能否和解撤案?

刑事案件可撤销的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去世、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特赦免除刑罚、超过追诉时效、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和解与判实刑无直接关系。对于盗窃4000元等情况,检察院可不起诉,如果具备情节轻微、过追诉时效、特赦免罪、未告知或...查看全文

刑事和解后是否仍需起诉?

刑事和解:双方达成和解并不能免除刑事责任,但可在满足起诉条件时选择从轻处罚,实现被害人双重补偿与加害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该制度适用于部分刑事案件,不适用于所有案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