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否有权管理精神病患者?

律师回答
摘要:政府应该负责管理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病犯罪者。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无法自控,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如精神病人在非发病期间犯罪,可判处刑罚。同时,精神病人的家属或监护人应对其进行严格看管和医疗,必要时政府可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精神病没人管,政府应当管。因为精神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精神病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间,不能控制自己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间杀人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延伸阅读
精神疾病治疗:政府的角色和责任
精神疾病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领域,涉及到患者的权益、社会的安全和政府的角色。政府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确保精神病患者能够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关怀。其次,政府应该建立和维护精神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队伍,提供高质量的精神疾病治疗服务。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保护社会的安全。然而,政府的管理权力也需要平衡,避免滥用权力和侵犯患者的权益。因此,政府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角色和责任需要谨慎考虑,确保公正和人权的原则得到遵守。
结语:精神疾病治疗需要政府的介入和管理。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关怀。同时,政府还应建立专业机构和队伍,提供高质量的精神疾病治疗服务。在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全。然而,政府的权力应平衡,避免滥用和侵犯患者权益。因此,政府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角色和责任需要谨慎考虑,确保公正和人权原则的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当前政府是否有权管理精神病治疗?

精神病犯罪需政府干预,因其行为无法自控,不承担刑事责任。犯罪前发病者可判重刑,轻者判有期徒刑。家属或监护人应严加看管和医疗,政府可强制医疗。...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抚养权?

精神病患者无法获得抚养子女的权利,因为他们缺乏抚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权利,但通常只有有民事能力的合法公民才能获得这一权利,而精神病患者无法成为监护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抚养权?"

精神病患者无法获得抚养子女的权利,因为他们没有抚养能力。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不能担任监护人角色。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权利,通常只会授予具有民事能力的合法公民,而不是精神病患者。...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选举权

精神病人本身是有选举权的,但是因为病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结婚是否有效?

精神病人结婚非无效婚姻,但应如实告知对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需在结婚前如实告知对方;隐瞒的,对方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需在一年内提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享有抚养权?"

精神病患者的抚养权取决于生活条件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法律规定父母都有抚养义务,离婚不影响。抚养权取决于经济能力、教育背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以保障孩子权益为前提。通常女方抚养两岁以下孩子,八岁以上会考虑孩子意见。...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的权利

精神病患者的基本权利有:1、基本医疗权;2、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3、保护隐私权,患者有权要求医生为自己生理、心理及其他隐私保密;4、疾病认知权,医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提供有关疾病信息;5、要求赔偿权,因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能结婚

精神病患者可以结婚,法律未禁止。但商讨结婚需慎重,如如何沟通病情、对方家庭是否接纳。好的家庭支持可助康复,婚姻关系中不良相处会导致病情加重。民法典不再禁止患有不应结婚的疾病,但隐瞒疾病可撤销婚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离婚?

精神病患者可以请求离婚,但需通过诉讼离婚,不能协议离婚。在诉讼前需变更配偶的监护人,原告不能是被告的监护人或代理人。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1079条。离婚条件包括重婚、家庭暴力、恶习不改、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等情形。精神病患者离婚需...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有没有选举权

法律解析: 精神病人本身是有选举权的,但是因为病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有没有选举权

精神病人有选举权,但病情不允许行使时,将被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根据选举法规定,精神病患者经确认不能行使选举权,也将不列入选民名单。...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的婚姻是否有效?

隐瞒精神病结婚属于可撤销婚姻,而非无效婚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隐瞒疾病的一方应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否则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可撤销婚姻与无效婚姻不同,双方在撤销之前的婚姻关系仍受法律保护。结婚登记要求男...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离婚

本文讲述了离婚的相关规定和程序。离婚双方需要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如果双方愿意,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诉讼离婚。对于起诉离婚,需要原告准备起诉书、结婚证、夫妻感情破裂的相关证据等材料,去法院起诉离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结婚

1950年曾规定,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禁止结婚,1980年民法典取消了这种提法。 但很多宣传材料在解释“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时候,仍援引‘精神失常未经治愈’一语,把它囊括在‘真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之中。...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权要求抚养孩子?

精神病患者有权要孩子抚养权,但具体归属需根据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和孩子健康等因素判定。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权益是首要考虑,抚养权归属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两岁以下孩子由母亲抚养。...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精神病?

在不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需利害关系人无异议。当事人可申请鉴定,由双方协商确定鉴定人;协商不成,由法院指定。若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但法院认为需要,应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人进行鉴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国家有哪些政策

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补助政策: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患者,按城市低保标准全额发放低保金;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患者,纳入农村低保并全额补助。就医优惠政策: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患者,治疗费用超过1000元的可获得200元补助;在精...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否违法

精神病人承担刑事责任需根据精神病司法鉴定结果确定。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状态下犯罪应负刑事责任。部分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离婚?

可以的。 我国法律规定,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途径有两条:一是协议离婚;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 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无论是在婚前或婚后患病,经须久治不愈,如果患病时间短或者说能治好的情况下是不符...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否犯法?

精神病患者实施犯罪行为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否可以拘留需根据其精神状况鉴定。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和医疗;部分有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