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应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时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而突发疾病死亡或抢险救灾等活动中受伤、军人伤残复发也视同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延伸阅读
职工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
职工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发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职工伤害进行认定的具体步骤和评判标准。程序一般包括报案、调查取证、鉴定评估、初步认定、复审等环节,以确保认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标准则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伤,如意外伤害、职业病等,制定的评定指标和要求,包括伤害的严重程度、与工作相关性等方面。通过严格的程序和科学的标准,能够确保职工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为受伤职工提供合理的权益保护。
结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伤害应按照规定进行工伤认定。认定程序包括报案、调查取证、鉴定评估等环节,以确保结果客观准确。标准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伤确定,包括伤害严重程度和与工作相关性等。通过严格程序和科学标准,保障职工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维护受伤职工的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打架斗殴不一定定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轻微的打架斗殴可调解处理,达成协议则不处罚。结伙斗殴可处拘留和罚款。若构成犯罪,故意伤害涉嫌故意伤害罪,随意殴打涉嫌寻衅滋事罪,双方聚众斗殴涉嫌聚众斗殴罪。严重后果可根据《...查看全文

盗窃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入户盗窃罪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数额的盗窃公私财物的刑罚标准。盗窃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探讨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对职工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行政确认行为,具有行政性质和须申请的特点。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对认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查看全文

未成年工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职工工伤的认定标准和视同工伤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工作期间外因工受伤以及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等。同时,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若使用童工造成伤残或死亡,需向童工或其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查看全文

确认出资不实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认缴出资不实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方式: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后,若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低于章程规定价额,应由出资股东补足差额;对于未按时缴纳出资的股东,其他股东可解除其股东资格,并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查看全文

恐怖活动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本文主旨是指出针对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实施宣扬恐怖主义、煽动恐怖活动等行为构成犯罪,并重点强调了这些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故意要求,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共同犯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共同贪污犯罪中,首要分子负责全部贪污总额,主犯负责参与或组织的贪污总额,从犯负责参与的贪污数额,并可减轻处罚。贪污罪既遂量刑标准为20万-300万之间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1万-3万之间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拘役。了解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依据与实践经验

《刑事诉讼法》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关系密切人的定义属于主观认定范畴。该罪规制的重点是...查看全文

追偿权纠纷解决: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保证人根据主债务人的委托提供保证,双方签订协议,形成委托关系。保证人有权根据协议和委托法规向主债务人追偿。 保证人根据委托关系和协议向主债务人追偿。 保证人根据委托关系和协议追偿主债务人。 保证人根据委托关系和协议追偿主债务人。...查看全文

自首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探讨

自首的情形包括: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后主动交代罪行、逃跑后被通缉追捕中主动投案、正在投案途中被捕、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等;但若在后续诉讼阶段供述反复,只要有其他证据证明犯罪行为成立,仍应定罪...查看全文

失信被执行人身份确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义务且具有一定情形的人,其行为将受到信用惩戒,包括限制高消费、金融机构贷款等,并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等职务。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征信中心合作,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整合至信用档案...查看全文

受贿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司法实践

受贿罪的认定要点:1、国家工作人员是犯罪主体;2、主观方面需故意;3、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4、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谋取利益。根据《刑法》第3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标准与实践经验

婚外同居的认定及证据收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可由以下情形引发:重婚或同居、家庭暴力、恶习不改、分居满二年或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查看全文

法律保障与实践经验

本文讲述了法律对于亲子关系的不可撤销性以及赡养协议的相关规定。指出即使父母之间签订了解除亲子关系的协议,在法律上也没有任何效力,父母仍然有责任履行抚养或赡养义务。同时,赡养协议中不可以涉及财产,且协议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最后,...查看全文

法律建议与实践经验

预期违约时,违约方通过明示或默示表达违约意思,可不履行合同义务。违约方应提早与对方协商,降低损失并减轻责任。对方应在提前通知情况下予以配合。...查看全文

法律解析与实践经验

离婚时,车辆归属原则根据购买方式和登记人确定;财产分割原则是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个人专用物品归个人所有;分居两地的共同财产由各方管理,差额部分需补偿;可退还彩礼;合伙经营财产分割需补偿;无收益的农业需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修缮的房...查看全文

最新法律规定与实践经验

未成年人打人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受到拘留和罚款。如果对方受重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承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了解法律规定与实践经验

遗产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就无法再提起诉讼。遗产继承不会因时间而自动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践经验分享

婚前债务离婚处理:认定为个人债务由债务人偿还,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先由共同财产偿还,不足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婚前债务可转为共同债务,如按揭房屋、结婚用品、装修房屋。我国立法保护债权人,规定简单但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难以统一、公正...查看全文

抢劫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裁判实践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使用暴力或胁迫等手段进行强行抢夺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抢劫罪的性质严重,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对于抢劫罪的定罪,刑法规定了不同情形的刑罚,包括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金融机构等情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