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刑罚的执行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这段文字描述了假释的刑罚应当如何执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剩余未执行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为十年。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假释考验期满后,若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没有违反假释规定,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假释的刑罚应当这样执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剩余未执行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为十年。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没有违反假释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延伸阅读
假释考验期限与社区矫正的关系
假释考验期限与社区矫正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律分析:
1.假释考验期限的设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满或者赦免以后,应当实行假释。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为有期徒刑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
假释考验期限的设定是为了给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需要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进行劳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改造和教育。
2.社区矫正的实施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通过在犯罪分子居住地或者工作地设立社区矫正机构,由社区矫正机构对犯罪分子进行管理和监督,进行劳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改造和教育。
社区矫正的实施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由公安机关执行刑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人民法院执行刑罚。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并由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共同管理。
3.假释考验期限与社区矫正的关系
假释考验期限和社区矫正都是刑罚执行的方式,但是它们的目的和实施条件是不同的。假释考验期限的目的是让犯罪分子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而社区矫正的目的是让犯罪分子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进行劳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改造和教育。
因此,假释考验期限和社区矫正有着不同的实施条件和目的,但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假释考验期限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而社区矫正则为主管部门提供了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平台。
结语:假释的刑罚应当这样执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剩余未执行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为十年。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没有违反假释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六条
【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
【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五条
【假释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假释属于哪种刑罚执行方式?

缓刑假释不属于监外执行,因为缓刑是对符合条件的被告人暂不执行原刑罚的制度,而假释是对刑期后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监外执行是对社会没有危险性的犯罪分子在监狱外执行的制度。...查看全文

刑罚执行中的减刑与假释

《刑法》规定了犯罪分子在执行刑期期间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时可以减刑,其中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在灾害中表现突出、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等。对于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一半以上刑期且没有再犯罪危...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是如何执行的?

假释的考验期与犯罪分子没有执行完毕的剩下的刑期相同。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 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将犯罪分子收监执行,将原...查看全文

缓刑刑罚的执行方式

缓刑刑罚的执行方式包括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交至犯罪分子所处的户口所在地或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对罪犯进行考察,并寻求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的协助。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罪犯没有再次犯罪或违反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应怎样执行

法律分析:假释的执行是,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没有违反假释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要怎么执行

假释刑罚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假释是我国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假释的考验期与犯罪分子没有执行完毕的剩下的刑期相同。...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要怎么执行

假释刑罚的执行方式:1、对假释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监督执行;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再次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督执行,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重新确定未执...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要怎么执行

法律分析:假释刑罚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假释是我国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假释的考验期与犯罪分子没有执行完毕的剩下的刑期相同。法...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要如何执行

法律分析:假释刑罚的执行: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符合一定条件,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应怎样执行

假释的考验期与犯罪分子没有执行完毕的剩下的刑期相同。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将犯罪分子收监...查看全文

假释刑罚要如何执行

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将犯罪分子收监执行,将原来没有执行的刑罚与对新罪所处的刑罚,按照数...查看全文

管制刑罚的执行方式

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对判处管制犯罪分子的社区矫正,期限为三个月至二年。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可能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查看全文

刑罚执行方式的变化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对未被逮捕或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保释,以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执行的重要行为,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来说,代为取保候审是最值得关注和投入精力的行为。...查看全文

假释撤销后,剩余刑期的执行方式有哪些?

行政拘留的天数折抵刑期,确保犯罪分子在收监执行期间减少刑期。假释制度是对悔改罪犯的宽大政策,要求在假释考验期内接受教育改造,确保不再危害社会。假释考验期限为刑罚未执行完毕的期限,如果违法行为发生或违反假释监督规定,假释将被撤销并重...查看全文

假释是刑罚执行完毕吗

法律分析:假释期满如果犯罪分子遵守相关规定的,是刑罚执行完毕。期满后会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但如果犯罪分子在假释期内犯新罪或者有漏罪的,则会撤销假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应该怎样执行假释刑罚

法律分析:假释的刑罚应该按下列方式来执行,即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遵守相关规定,没有新罪或漏罪的,考验期满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如果有新罪或漏罪的,就撤销假释,数罪并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无期徒刑的刑罚执行方式

无期徒刑的期限执行规定: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人服刑两年后可减刑,重新犯罪判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一般两年内不减刑;判无期徒刑的,减刑起始时间延长;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年;被判无期徒刑的暴力犯罪者不得假释;表现较好的犯人可在两年后减为...查看全文

刑罚执行的方式与原则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特征包括不剥夺人身自由、保持正常社交、限制政治自由和职务等,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并与普通公民同...查看全文

刑罚的执行方式和程序

有期徒刑是一种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其执行方式包括监狱和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羁押时间可折抵刑期。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需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刑期可根据悔改和立功情况减刑,符合条件者可假释。有期徒刑在...查看全文

罚金的执行方式

法律分析: 罚金的执行方式可分为期限内一次缴纳和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应当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有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情况,经人民...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栗艺涛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6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