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的强制措施不当的,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发现后及时予以变更;或者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申请后,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是否予以变更。
一、强制措施如何变更?
强制措施的变更可以由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请求变更刑事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二、取保候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保证随传随到,不拘留或者暂时解除拘留的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司法部门超期羁押不释放怎样处理
司法部门超期羁押不释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