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人的监护问题:是否有法定监护人?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一般不再有监护人,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通常是父母或其他亲属,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他近亲属。当然,如果没有合适的近亲属,相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指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时,可以委托他人承担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
一、在我国年满18岁是否还有监护人?
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情况下才有必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二、哪些人可以作为法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亲属;
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一般来讲在成年之后就不会再有监护人了,但如果成年之后被鉴定为精神病人的话,则就还需要设立一个监护人。而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不同的。
在我国年满18岁是否还有监护人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在我国年满18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们就完全具备了民事行为能力,也完全具备民事行为,做了触犯法律的行为都是要自己独立承担责任的。除非身体上有缺陷或者不具备完全生活能力的人,责任由监护人承担。
延伸阅读
结语:在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通常不再需要监护人。只有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可以是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是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亲属,相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指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时,可以委托他人担任委托监护人。总之,成年后一般不再需要监护人,除非特殊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成年人是否有法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是谁?

成年人通常不具备法定监护人,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通常是父母,如父母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兄姐或相关部门担任。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或相关部门...查看全文

我国成年人是否仍依赖监护人?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需要监护人陪同,监护人一般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成年人的姐姐一般不能担任监护人。如需更改监护人,需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法院申请。未成年人办理银行卡需要监护人陪同,银行要求监护人提供有效身...查看全文

我国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谁?

我国小孩监护人是父母,如父母无监护能力,可由祖父母、兄姐或经居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变更小孩监护权可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办理,若迁移户口需咨询迁入地派出所。离婚后一方或双方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可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谁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祖父母、兄姐或其他经相关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可担任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保护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按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变更问题

未成年人监护人可以变更,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尊重被监护人意愿。监护人不履职或有争议时,可向法院申请变更。变更条件包括监护人失去资格或不履职给被监护人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有关组织可指定监护人,被...查看全文

有关老年人监护人的认定问题

老人监护人的认定原则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可以自行协商确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按法定顺序担任监护人;协商不成时,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监护公证和监护协议公证...查看全文

在我国成年人是否还需要监护人?

成年人一般不需要监护人,但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需要监护人。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监护人陪同吗? 未成年...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什么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查看全文

我国法定监护人有哪些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如下: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顺位监护人;2、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父母单位、住所地的居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监护人有权指定监护人吗?

未成年人监护人可以指定,一般为父母。若父母无法履行监护义务,人民法院可指定监护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无监护能力的父母,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查看全文

第二监护人是否是法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法律上没有第一、第二监护人之分。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查看全文

第二监护人是否是法定监护人?

律师分析: 法律上没有第一、第二监护人之分。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遗产问题,监护人是否可以继承?

被监护人遗产问题监护人可以继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员是法定监护人的,在法定继承的开始后,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财产享有继承权。在我国,监护人一般多为父母。 被监护人遗产问题监护人可不可以继承 监护人有继承权的...查看全文

成年人有法定监护人嘛?

律师解答: 没有。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情况下才有必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查看全文

成年人有法定监护人吗?

律师分析: 没有。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除非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情况下才有必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查看全文

成年人有法定监护人嘛?

律师解答: 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但是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查看全文

成年人有法定监护人吗?

律师分析: 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但是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查看全文

成年人有法定监护人吗

一般对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才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来管理其财产,对其行为给予教导、监督。那么,成年人有法定监护人吗?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下面我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成年...查看全文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一、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怎样确定1、法定监护《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成年人是否有监护人

法律分析:成年人若是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则需要监护人进行监护。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近亲属为监护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_x00...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