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债务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一、故意逃避债务在刑法中如何定罪

故意逃避债务属于债务纠纷,不涉及刑事犯罪,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追讨债权,但如果法院判决后,恶意逃避债务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情节量刑。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债务人故意逃避可否追加刑事责任

债务人故意逃避债务的,是属于债务纠纷,不能追加刑事责任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债务人,并且在起诉前可申请财产保全。如果债务人对生效判决拒绝执行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诉前财产保全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故意逃避债务属于债务纠纷的行为不涉及刑事犯罪,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追讨债权,但是如果故意逃避债务严重的情况下是会被判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逃避债务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有债权到期后怠于行使债权,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等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可认定恶意逃避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 因债...查看全文

逃避债务的法律规定

夫妻逃避债务将受到法律制裁,债权人有权要求夫妻偿还债务,违法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双方共同偿还,若财产不足则由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为家庭日常...查看全文

恶意逃避债务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有债权到期后怠于行使债权,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等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可认定恶意逃避债务。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五条 【债权...查看全文

恶意逃避债务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查看全文

恶意逃避债务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查看全文

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如何解决,最新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可向法院起诉。如果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放弃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行为影响了债权人实现债权,可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债务人自身专...查看全文

逃避债务的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有债权到期后怠于行使债权,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等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可认定恶意逃避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 因债...查看全文

逃避债务的法律标准?

法律解析: 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有债权到期后怠于行使债权,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等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可认定恶意逃避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 因债...查看全文

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对此行为,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查看全文

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对此行为,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查看全文

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对此行为,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查看全文

恶意逃避债务法律标准?

法律解析: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查看全文

恶意逃避债务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查看全文

恶意逃避债务的界定?

律师分析: 债务人恶意逃债的,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追讨欠款。 第一条途径是,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查看全文

防止债务人逃避债务的方法

本文讲述了债务人可能会采取措施将案件相关的财产转移、变卖或隐匿时,法院可以采取措施进行保全,包括扣押、冻结和责令提供担保等。被保全的财产为生产资料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为了防止债务人转移隐匿财产,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以前可以向人民...查看全文

为逃避债务假离婚的法律后果?

律师分析: 债务人通过假离婚分割财产的手段逃避债务、规避法律的行为,属《民法典》第154条规定的无效民事行为的范畴。故该债务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可请求任何一人清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查看全文

为逃避债务假离婚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债务人通过假离婚分割财产的手段逃避债务、规避法律的行为,属《民法典》第154条规定的无效民事行为的范畴。故该债务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可请求任何一人清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逃避债务的隐秘手法

债权人可撤销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若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低价或无偿转让财产,影响债权人权益,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来处理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以无偿处分财产或不合理价格交易等方式逃避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撤销的必要费用由债...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逃避债务

债务人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恶意延长债权履行期限等行为可视为逃避债务。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必须是法律行为且成立于债权成立之后。只有债务人实施的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如赠与、出卖、债务免除、债权让与等,才会发生债权人的撤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