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赔偿后仍无钱可执行怎么办?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诉讼法》第240条规定了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的程序,权利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可以中止执行,等待责任方有财产时再执行。如果责任方有非货币财产,权利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双方也可以达成协议,责任方以劳务方式进行赔偿,经双方签字确认并向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权利方和法院的监督。
1、责任方如果有非货币财产,权利方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权利方先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执行局确认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可以中止执行,等责任方有财产时再执行。
3、无力赔偿财产可以赔偿劳务,双方达成协议签字确认后报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权利方和法院监督,以付出劳务的方式赔偿。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条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延伸阅读
无法执行判决赔偿,如何保障受害人权益?
当面临无法执行判决赔偿的情况时,保障受害人权益的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措施。首先,受害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次,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来执行判决。此外,受害人还可以寻求财产保全措施,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确保赔偿款项的支付。另外,可以考虑申请财产查控,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确保其无法逃避赔偿责任。最后,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受害人可以考虑申请国家赔偿,向国家机关寻求补偿。综上所述,采取适当的法律手段和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结语:在面临无法执行判决赔偿时,保障受害人权益的关键是采取适当措施。首先,受害人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可行解决方案。其次,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采取强制措施。另外,可寻求财产保全措施,冻结被执行人财产,确保赔偿款支付。考虑申请财产查控,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防止逃避责任。最后,如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申请国家赔偿。综上所述,采取适当法律手段保障受害人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八条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判决赔偿后仍无钱可执行

法院可对责任方的非货币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如果责任方无可执行财产,法院可中止执行,等待其有财产后再执行。当无力赔偿财产时,可通过劳务赔偿方式进行赔偿,双方达成协议后报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监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0条,执行员应向...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赔偿后仍无法执行,怎么办?

法院判赔实现方法:1)罚金必须缴纳,法院会查财产执行;2)暂缓缴纳,但随时可追缴,除非不可抗拒的灾难导致无法缴纳;申请减免程序:1)罪犯本人、亲属或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提供证明材料;2)法院审核申请主体和理由,重点审查可减免的事由证...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后仍无钱可赔

交通事故强制执行后赔偿分情况,一是执行不能,法院终止执行待有财产时再恢复;二是执行难,法院采取法律措施制裁被执行人,包括纳入失信人名单、罚款、拘留,严重者可能入刑。...查看全文

执行判决后仍无足够资金偿还该怎么办?

法院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人可能被判处刑罚,法院可强制执行或委托他人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执行包括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债务人应主动履行,如有困难可协商分期付款。...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判决后对方无钱可执行怎么办?

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后对方没钱,法院可裁定中止执行,但执行申请人随时可申请执行,不受执行时效限制。强制执行可聘请律师协助推进程序,选择执行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申请移送案件、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等。律师还可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申请间接...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判决后仍不还钱该怎么办?

老赖不还钱,可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采取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措施执行其财产,最终终结执行。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另外,解决纠纷的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查看全文

执行判决两年后仍未履行,怎么办?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关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旦启动执行程序,当事人还需要积极向执行局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的财产,而由人民法...查看全文

判决后无力赔偿怎么办

法院判决书下来了责任方没钱赔偿的解决办法 权利方有三个解决办法: 1、责任方如果有非货币财产,权利方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权利方先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执行局确认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可以中止执行,等责任方有财产时再执行。 ...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欠债多,法院判决后仍无财产可执行

法院判决后被执行人没钱如何处理?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执行中止;有财产时,恢复执行。欠债不还可进行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申请执行、法院受理、申请复议。被执行人包括民事诉讼中未履行判决的当事人和刑事案件中被判刑的被告。...查看全文

借钱判决后不执行怎么办

法律分析:借钱判决生效后,一方不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扣押、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如果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还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赔偿后仍无钱可支付,该怎么办?

交通事故赔偿方无力赔偿时,另一方可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会被中止,待其有执行能力时恢复执行。拒不执行法院裁决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司法拘留或涉嫌拒不执行生效民事裁判文书罪。...查看全文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服刑后仍不执行怎么办?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裁定但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服刑后仍拒不执行,将承担法律责任并偿还需偿还的金额。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后仍不执行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并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管制。当事人对法院判决裁定结果有异...查看全文

判决无法执行怎么办?

律师分析: 法院判决后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查看全文

判决后仍无赔偿,法律求助指南

法律判决后无力赔偿的解决方式视情况而定:暂时无力偿还可分期偿还,永久无力偿还只能清偿个人现有财产,法院可拍卖财产弥补损失,如无财产可执行则中止执行。...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后仍无法偿还债务,该怎么办?

法院判决后,债务人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如债务人有能力却拒不偿还,法院可强制执行;若永久无力清偿,则只能清偿个人现有财产。根据《民法典》第1187条,损害赔偿费用可以协商支付方式,如协商不一致,则应一次性支付,如有困难可分期支...查看全文

对方在判决后仍无法偿还债务,怎么办?

对方没钱,判决后可申请强制执行,确保权利实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4条,法院可查封、扣押、冻结、拍卖被执行人财产。保留生活必需品。若无还款能力,第三人代为还款或等待债务人有可执行财产再执行。起诉债务人没钱时,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判决后对方无财产可执行该怎么办?

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后对方没钱,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但执行申请人可随时申请执行,不受执行时效限制。强制执行是否需要聘请律师取决于申请人或被执行人意愿,律师可协助推进执行程序、提供财产线索、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等。申请法院执行的条件包括...查看全文

欠钱起诉判决后仍不还钱怎么办

欠钱不还被起诉后,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被执行人可能会面临积极应诉、财产查封和冻结、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甚至可能被判处刑罚等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后无法赔偿怎么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法院判决后无力赔偿的情形,其人民法院会对其个人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对于仍无力偿还的情形,是会中止执行的,等有钱了在执行,或者约定分期执行的。一、贷款没有能力偿还怎么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被执行人无力执行判决怎么办

法律分析:被执行人无力执行判决书的,债权人应该调查或者申请法院调查,查看被执行人是不是真的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确实没有财产执行的,可以要求被执行人分期偿还债务或者中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