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是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也称为无遗嘱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非遗嘱继承。
一、赡养过的老人能分到遗产吗
赡养过老人并不是一定能分得他遗产的。只有当老人立下遗嘱、遗赠或遗赠抚养协议指定时才能分得他遗产;如果是法定继承的,如果是丧偶儿媳或者女婿的,能分得他遗产。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二、婚外子女依法有财产继承权吗
婚外子女财产继承权视情况而定:
1、如果是法定继承,婚外子女享有财产继承权;
2、如果是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需要在遗嘱中明确指出婚外子女的继承份额。但是,如果婚外子女是未成年人,仍享有财产继承权。
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根据被继承人的合法有效遗嘱承担其遗产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是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方式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没有区别,可以平等享有财产继承权。
三、遗嘱继承的特征是什么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遗嘱人生前所立的遗嘱确立遗产的继承人及遗产处理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和立遗嘱人死亡是遗嘱继承的事实构成。
2、遗嘱继承直接体现着被继承人的遗愿。
3、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相同,但遗嘱继承不受法定继承顺序和应继份额的限制。
4、遗嘱继承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的效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