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留他人吸毒会被怎么处罚

律师回答
摘要: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主旨是介绍了该罪行的法律规定和处罚,并说明了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立案标准包括一次容留多人吸毒、两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等情况。构成要件包括社会管理秩序和身心健康作为客体要件,实施容留他人吸毒行为作为客观要件,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作为主体要件,以及故意作为主观要件。
一、容留他人吸毒会被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的范围及毒品数量的计算原则】
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二、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立案标准
1.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2.两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3.两年内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4.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5.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向他人贩卖毒品后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向其贩卖毒品,符合前款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条件的,以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三、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为:
1.客体要件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客观要件为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结语:容留他人吸毒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处罚。毒品的范围包括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被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立案标准包括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以及其他情况。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社会秩序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护,行为人的容留行为,以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本罪属于故意犯罪,过失行为不构成该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动容留他人吸毒会怎么处罚?

被动的容留他人吸毒按照容留他人吸毒罪处罚。容留他人吸毒,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是可以构成犯罪的。容留他人吸毒,这里的容留是指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会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罚是:构成该罪的,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客观上体现为行为人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会怎么处罚

法律解析: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会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第三百五十...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会怎么处罚

法律解析: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会怎么处罚

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毒或注射毒品,若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则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1.容留两次以上;2.容留三人以上;3.先前被行政处罚,再次容留;4.容留未成年人;5.为牟利容留;6.造成严重后果。行为者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怎么处罚

容留他人吸毒者分两种情况:构成犯罪的可判刑,不构成犯罪的则被处拘留和罚款。情节较轻者可处轻刑。...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会被这样处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会被这样处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会受什么处罚?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最高可受三年有期徒刑。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一、数人共同吸毒能否构成容留容留数人共同吸毒,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处罚?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提供吸食、注射毒品场所的犯罪行为,构成罪行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款。此罪行侵犯社会管理秩序和人们身心健康,只适用于故意行为。...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品怎么处罚

容留他人吸毒罪处罚:两次以上或三人以上吸毒者、再次犯罪者、未成年吸毒者、以牟利为目的者、情节严重者,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要怎么处罚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不构成犯罪者会被拘留并罚款。情节较轻者会被拘留或罚款。违法者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本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容留他人吸毒罪应当这样处罚:行为人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容留他人吸毒罪一般表现为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此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正...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处罚?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并处罚金。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实施。...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要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容留他人吸毒的处罚是:如果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行为人为他人吸食毒品提供场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_x...查看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要怎么处罚

1、容留他人吸毒的处罚是:如果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行为人为他人吸食毒品提供场所。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