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重点内容

律师回答

民法典重点内容,包括总则、物权、人格、婚姻家庭、继承以及侵权等,公民在进行民事行为时所涉及到的相关矛盾和纠纷的处理情况,都可以从上述法规中找到依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一、民法典重点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重点主要有:总则、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继承和侵版权责任权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二、公民民事权利内容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绝对权。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主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原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6、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人身权就属于专属权。
      非专属权,是指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财产权多为非专属权。
      公民在办理相关民事事项时,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特别是对于相关事项的处理上,一方面是需要基于实际来进行法律适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造成的的违法事实来进行认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的新内容

法律解析: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新内容

法律解析: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新内容

法律分析: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法律内容

法律解析: 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查看全文

民法典1079条内容

法律解析: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查看全文

民法典1131条内容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父母去世的,配偶去世的,一般其留下的遗产就归法定继承人继承。不过法律上也有特别的规定,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有可能能继承遗产。民法典第1131怎么解释?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查看全文

民法典1045条内容

法律解析: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条 亲属包...查看全文

民法典1079条内容?

律师分析: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查看全文

民法典510条内容

法律分析:(一)当事人对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额有约定的,就应当按约定数额进行赔偿。(二)当事人对赔偿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承运人赔偿的数额应当依照《民法典》第510条的规定进行确定。民法典》第510条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359条内容?

律师分析: 《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是关于建设用地试用期到期后的续期处理问题。具体来说:如果是住宅用地,则到期后自动续期,是否要缴纳续期费用、缴纳多少都由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如果是非住宅用地,那么到期之后依法办理,可能是交回;对于...查看全文

民法典240条内容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二十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不动产。 民法典240条法条...查看全文

民法典32条内容

民法典第32条规定了没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选择,可以由民政部门或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1079条内容

民法典1079条内容: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查看全文

民法典1057条内容?

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057条明确了抵押权的范围和效力,对于抵押权作为一种很常见的担保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条规定规定了抵押权的范围包括担保物及其附属权益,即对于贷款方所借贷资金的担保物,抵押人可以以该物的权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1079条内容

法律解析: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查看全文

民法典1057条内容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057条明确了抵押权的范围和效力,对于抵押权作为一种很常见的担保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条规定规定了抵押权的范围包括担保物及其附属权益,即对于贷款方所借贷资金的担保物,抵押人可以以该物的权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1057条内容

法律分析:1、民法典一千零五十七条是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1045条内容?

律师分析: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条 亲属包...查看全文

民法典1057条内容?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057条明确了抵押权的范围和效力,对于抵押权作为一种很常见的担保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条规定规定了抵押权的范围包括担保物及其附属权益,即对于贷款方所借贷资金的担保物,抵押人可以以该物的权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新增内容

一、《民法典》新增加了哪些典型合同 1、《民法典》新增加了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中介合同等典型合同。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董奇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知识产权

已服务14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