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刑诉法》取消取保候审制度

律师回答
摘要: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期满应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监视居住最长不超过6个月。期间不得中断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责或期满的应及时解除。解除时需通知当事人和相关单位。
解除取保候审是刑诉法的第七十九条。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延伸阅读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取保候审制度的废止与替代方案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改革议题,其中涉及到取保候审制度的废止与替代方案。取消取保候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和公正性。废止该制度后,可以考虑推行替代方案,如加强监控措施、加大对被告人的监管力度,以确保社会安全和案件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加强法律援助制度,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稳定。这一改革将在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体系的完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结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满后,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此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也应考虑取消取保候审制度并推行替代方案,加强监控措施和对被告人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制度以保障被告人的权益。这一改革将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体系的完善,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取保候审制度?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

法律解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

法律解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查看全文

取消取保候审的限制

取保候审可以在发现被取保人无需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期限届满时解除。《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6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起诉和审理不得中断。解除取保候审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中的取保候审制度?

本文讲述了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法院的角色和流程。当刑事案件检查院不批捕时,案件不能结案,公安机关需要继续侦查并准备起诉。取保候审手续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但根据法律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律师申请取保...查看全文

取消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能取消吗 嫌疑人、被告人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取消取保候审的。 一、取保候审解除还有事吗 解除取保候审,说明立案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认定嫌疑人参与了犯罪,所以,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他们不会再追究嫌疑...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的取保候审制度

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流程和取保候审后的进一步程序。取保候审需要书面申请,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7天内作出答复。取保候审期间需遵守规定,执行机关向被告人告知决定书内容并签字或盖章。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包括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取保候审后...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的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

法律分析:取保候审制度的被取保候审人有以下义务:_x000D_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_x000D_ 2、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_x000D_ 3、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的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

律师分析: 取保候审制度的被取保候审人有以下义务: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3、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法律规定的其他...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刑诉法?

律师分析: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未成年取保候审制度

法律解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司法机关应大量对其适用取保候审,应将适用取保候审确定为原则,不适用为例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什么是取保候审制度?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要求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保证金起点金额为一千元,不会留有案底,但如果判决有罪则会留下案底。...查看全文

未成年取保候审制度

法律解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司法机关应大量对其适用取保候审,应将适用取保候审确定为原则,不适用为例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移送起诉后会取消取保候审吗?

刑事案件移送起诉后,取保候审不会解除,除非违反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有严重疾病、怀孕或罪行较轻的人。撤销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期限届满、措施不当等。取保候审保证人的义务包括监督、报告违规行为,若有过错可罚款或追究刑事责...查看全文

什么是取保候审制度?如何适用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确保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取保候审可以通过保证人担保或提供保证金的方式实施。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如何减轻刑期?

取保候审是一种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措施,不一定会导致判刑。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律师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公安机关同意后,会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并通知申请人。如果决定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需要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金...查看全文

法院实行取保候审制度的意义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是否有事仍需通过公诉、开庭、辩护和判决来确定。取保候审的程序包括申请、决定和执行,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仅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不能确定被羁押者是否犯罪...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制度的利弊分析

取保候审制度的优越性:保障权利、节约资源、避免犯罪习性交叉感染。《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判罚可能性、社会危险性、健康和孕育状况、羁押期限等。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查看全文

看守所中的取保候审制度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时可获得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具体条件: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造成社会危险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可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潘赫先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8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