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是否属于教唆犯?

律师回答
摘要:教唆犯是指以各种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无意犯罪的人,使其实施犯罪,形成共犯关系。教唆对象需具备民事行为和责任能力,教唆未满14周岁或有精神病者不构成共犯。对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的定罪量刑有所区别。
不是。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
延伸阅读
帮助犯的法律责任和定罪标准
帮助犯的法律责任和定罪标准是指在刑事法律中,对于那些在犯罪行为中提供帮助、协助、支持或鼓励犯罪主体的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刑事定罪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和刑法体系,帮助犯的法律责任和定罪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帮助犯需要满足以下要件:有意识地提供实质性或间接的帮助、协助或支持犯罪行为的实施;知道或应当知道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并且具备刑法规定的主观和客观要件。法院在判断帮助犯的定罪标准时,会考虑帮助的程度、意图、动机、行为的结果等因素。因此,帮助犯的法律责任和定罪标准是根据具体案件和法律规定来确定的。
结语:教唆犯和帮助犯在刑事法律中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和定罪标准。教唆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无犯罪意图的人,使其实施犯罪行为,构成共犯关系。而帮助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提供实质性或间接的帮助、协助或支持犯罪主体的人,需要满足一定的主观和客观要件。法院在判断帮助犯的定罪标准时,会考虑帮助的程度、意图、动机、行为结果等因素。因此,教唆犯和帮助犯的法律责任和定罪标准是根据具体案件和法律规定来确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教唆犯是否属于帮助犯?

教唆犯罪的未遂与独立性存在争议,共犯从属性说认为未遂应从被教唆者开始,共犯独立性说认为未遂应从教唆者开始,而纯粹教唆犯独立性说则认为未遂应从教唆行为开始。...查看全文

· 教唆犯和帮助犯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教唆犯和帮助犯属于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问: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答:共同犯罪的要件是:1、客观方面...查看全文

帮助教唆犯是什么犯

帮助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教唆犯本身可以参加某种犯罪也可以不参加,并同时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通过他人去实施或帮助实施犯罪。教唆犯应当属于行为犯中的“过程犯”,而过程犯具有存在犯罪未遂的空间。...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帮助犯罪的是教唆犯吗

法律分析: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查看全文

教唆犯和帮助犯区别?

律师分析: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 (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查看全文

强化犯意是教唆犯还是帮助犯?

律师分析: 坚定犯意仍是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解决他人是否实施犯罪的问题,因而自应构成教唆犯而非帮助犯。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已失去教唆的意义,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教唆犯是否也属于实行犯?

教唆犯是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属于共同犯罪中的次要角色。实行犯是真正实施犯罪的人,不可能是教唆犯。教唆者通过欺骗、胁迫等手段使他人犯罪,成为间接正犯。教唆犯具有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的特点。教唆犯不可...查看全文

教唆犯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教唆犯的犯罪责任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唆犯往往存在于共同犯罪中,但不一定构成共同犯罪。将他人当作工具利用的不算共同犯罪。对于无责任能力或未达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犯罪的教唆者,二者不构成共犯关系,教唆者为间接实施犯罪。即...查看全文

帮助犯是否属于共犯?

帮助犯是共同犯罪的一部分,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进行相应处罚。帮助犯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根据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若被胁迫参与犯罪,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帮助犯是有意帮助他人犯罪的,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若起辅助作用,视为从...查看全文

教唆犯与帮助犯的界限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后者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的人。教唆犯可能是主犯或从犯,具体情况视案件而定。在刑法中,有些帮助教唆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犯罪。教唆犯包括引起他人犯罪意图和教唆他人犯罪的人,而帮助犯是共同犯罪中...查看全文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律师分析: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查看全文

教唆犯帮助犯如何量刑

《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查看全文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法律分析:   一、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   (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查看全文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查看全文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差异

法律解析: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查看全文

帮助犯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解析: 帮助犯和教唆犯都是共同犯罪。由于从犯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以帮助犯一般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但如果刑法分则有将某种帮助行为规定为独立罪名,则直接根据分则的规定定罪处罚。而教唆犯指的是故意唆使...查看全文

帮助犯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嘛?

律师解答: 帮助犯和教唆犯都是共同犯罪。由于从犯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以帮助犯一般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但如果刑法分则有将某种帮助行为规定为独立罪名,则直接根据分则的规定定罪处罚。而教唆犯指的是故意唆使...查看全文

帮助犯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帮助犯和教唆犯都是共同犯罪。由于从犯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以帮助犯一般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但如果刑法分则有将某种帮助行为规定为独立罪名,则直接根据分则的规定定罪处罚。而教唆犯指的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查看全文

帮助犯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解析: 帮助犯和教唆犯都是共同犯罪。由于从犯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所以帮助犯一般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但如果刑法分则有将某种帮助行为规定为独立罪名,则直接根据分则的规定定罪处罚。而教唆犯指的是故意唆使...查看全文

帮助犯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帮助犯和教唆犯是共同犯罪。狭义的共犯包括教唆犯和帮助犯,而狭义的共犯是与正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正犯是指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而共犯是指没有亲自实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只是通过教唆或帮助正犯的方式来参...查看全文